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这类肺癌多年“不处理”也不影响寿命!

2025-05-10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患教跟我学

在肿瘤治疗之路上,患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帮助一线临床医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向患者传递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壹生资讯-肿瘤频道”特开设“临床三件套之患教跟我学”专栏。本专栏汇集丰富多样的肿瘤科普文章以及易于患者理解的教育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患者教育资源库,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携手患者共赴健康之旅。


本期带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整理的这类肺癌多年“不处理”也不影响寿命!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为大家答疑,期待与大家一同学习!


体检报告拿到手,诊断书上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字样让人着实捏了一把冷汗。很多人认为,“磨玻璃结节” 一定是“不好的东西”,需要“第一时间切掉”。哪些客观因素导致肺癌高发?当肺部CT提示“磨玻璃结节”时,应该如何行动?


01


近年来,早期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您认为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陈海泉教授

现在发现的肺癌早期患者越来越多,除了基因突变、环境等外部因素,还跟肺癌筛查的普及有关。


以往,我们用胸片筛查,由于分辨率低,很多早期肺癌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 


而如今,低剂量螺旋CT辐射小、清晰度高,在国内越来越普及,因而检出率也越来越高。


02


肺部磨玻璃结节引发不少人的焦虑,都认为“非切不可”。对此, 您怎么看?



陈海泉  教授

肺部结节可分为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主要区别在于结节的密度。通常,密度较高且均匀的被称为 “实性结节”,如果2~3年没有发生变化,90%都是良性的。而磨玻璃结节,在20世纪90年代 才被认定是肺癌的一种早期表现。但并非所有的肺部磨玻璃结节都是肺癌,肺部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等都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


随着人工智能读片普及,4毫米以下的非实性结节被频频发现,在判定肺癌的性质方面,目前仍不如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因此,不需要过于恐慌。对于新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根据结节的大小、性质、位置,推荐不同的随访策略。良性磨玻璃结节通常会在随访期间消失。


对于持续存在、缓慢进展的磨玻璃结节,90%都是早期肺癌。这种类型肺癌治愈的窗口期特别宽,需综合考虑疾病特点、患者年龄、人生轨迹、职业规划、社会和心理学等因素以决定是否手术。


03


肺癌也有“治愈窗口期” 或可择时手术


陈海泉教授指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有“特殊类型、特殊阶段”两个特点。其中,“特殊类型”是指这类肺癌病理亚型特殊,具有非常长的惰性期。在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惰性期内,进展缓慢,患者仅需接受微创手术的处理,无需进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治愈” 状态,五年乃至十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可达100%。


“特殊阶段”是指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并非永远惰性,一旦进入进展期,则需要接受肺段乃至肺叶切除,并且需要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患者的治疗获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为兼顾“追求治愈”和“避免过度治疗”,陈海泉教授提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 “治愈窗口期”理念,即由于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惰性期长,因此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该疾病可能不会影响其生命的正常进程。任何治疗策略均可视为过度治疗。在“追求治愈”的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避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发生。


2023年5月,陈海泉教授受美国心胸外科学会邀请,带领由国际权威学者组成多学科专家组撰写的《肺磨玻璃结节管理专家共识指南》发布,已纳入相关研究和“治愈窗口期”理念。


在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治愈窗口期”理念的临床实践中,陈海泉教授表示,应当明确患者的自然病程与预期寿命:如果自然病程长于预期寿命,那就不需要对病灶进行处理;反之,若其自然病程远远小于预期寿命,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干预。


“治愈窗口期”干预的时间点同样值得关注。首先,应在疾病发展至进展期前处理;同时,在漫长的疾病惰性期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点,尽量降低对患者职业规划和人生轨迹的影响。遵循“治愈窗口期”的理念,既可避免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过度治 疗,也让应接受手术的患者在合适的时间点实现治愈。


04


“选择性淋巴结清扫”保护免疫屏障


微创治疗是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肿瘤医院胸外科团队提出以系统微创为核心的“微创 3.0”创新理念,整合手术切口的“切口微创”和聚焦减少脏器损伤的“器官微创”理念,保留正常淋巴结,尽可能保护患者的脏器组织和功能,延长患者寿命,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在肺癌手术中,清扫淋巴结是流程之一,既往临床中多坚持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尽量清扫掉引流区域有癌转移或潜在转移的淋巴结,最大程度减少复发可能性。


但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淋巴结就像免疫屏障中的“警察”。大范围清扫淋巴结,意味着大批保护人体免疫力的“警察”被清除,这对患者而言有较大的免疫隐患。


为进一步细化淋巴结的清扫标准,陈海泉教授领衔团队提出“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理念,即通过合适的条件实现术前 和术中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精准判断,根据回顾性研究设置6项判断条件,并以此设计前瞻性研究。根据这一判断标准,临床对阴性淋巴结的判断准确率达到100%,相关成果2023年发表于国际胸外科权威期刊《胸部肿瘤学》,期刊同期以《精准医学时代的精准手术》为题配发社论,称该项研究为肺癌 外科领域的“里程碑式进步”。


05


对于肺癌的预防,您有什么提示?或者说哪些人群需要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



陈海泉教授

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高危人群,首先是指年龄55~74岁,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30(如每天吸1包烟、持续30年,或每天吸2包烟、持续15年),包括戒烟时间低于15年者。


其次,是指年龄≥50岁,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20,包括戒烟时间低于15年,并且具有另外一项危险因素者(个人既往罹患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和肺纤维化病史,以及存在氡、镉、石棉、煤烟、柴油废气等有毒有害物质 接触史等)。


专家推荐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