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ancet N:动脉内注射骨髓单核细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3-03-3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卒中是发病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15%~30%的幸存者遗留永久性残疾。血栓切除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急性卒中的管理策略,这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静脉溶栓,机械血栓切除术和卒中单元可以改善卒中的结局。然而,即使接受了机械血栓切除术,近一半的患者在3个月时仍遗留残疾。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的神经保护或神经恢复疗法批准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来减少中度至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长期残疾。


细胞疗法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潜在方法。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是骨髓中含有造血祖细胞以及间充质和内皮前体的一部分。自体BMMNC移植已在卒中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有效性,具有生物学效应,如减少神经元死亡、调节小胶质细胞、减少促炎反应、增加新生血管生成和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自体BMMNC可以在3–4小时内从骨髓中分离出来,因此即使在卒中急性期,它们也是促进卒中恢复的有吸引力的候选者。我们的团队和其他人已经在探索性临床试验中证明了自体BMMNC治疗急性期卒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一项基于干细胞疗法的荟萃分析中,与延迟时间窗内给药相比,在卒中急性期给予细胞疗法更加有效。此外,初步证据显示出剂量-反应性,给予的细胞数量越多,疗效越好。然而,此前没有一项随机临床试验验讫动脉内不同剂量BMMNC对急性卒中患者的疗效。


2023年2月来自西班牙Francisco Moniche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IBIS试验结果,目的在于探讨两种不同剂量的自体动脉内BMMNC移植在急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BIS试验是一项多中心2期、随机、对照、研究者发起、评估者盲法的临床试验,在西班牙的四个卒中中心进行。主要纳入标准包括:发病1-7天内非腔隙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年龄18–80岁),NIHSS 6–20分。按照比例(2:1:1)随机分配到标准治疗组(对照组)或动脉内注射两种不同剂量(2×10⁶ BMMNCs/kg或5×10⁶ BMMNCs/kg)组。主要疗效指标是意向治疗人群中18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的患者比例。

2015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20日,评价了114名患者。随机分配了77名(68%)患者:38名(49%)为对照组,20名(26%)为低剂量BMMNC组,19名(25%)为高剂量BMMN组。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2.4岁(SD 12.7),男性46人(60%),女性31人(40%),均为白人,63人(82%)接受了血栓切除术。随机分组前NIHSS评分中值为12(IQR 9-15),卒中发作后6天(4-7)进行动脉内BMMNC注射。


主要疗效指标发生在对照组14例(39%)患者,低剂量组10例(50%)患者(调整后比值比2.08[95% CI 0.55-7.85];p=0.28),高剂量组8例(44%)患者(1.89[0.52-6.96];p=0.33),BMMNC组共18例(47%)患者(2.22[0.72-6.85];p=0.16)。不良事件或剂量相关事件的患者比例没有差异,但低剂量BMMNC组有两名患者在细胞注射后出现腹股沟血肿。


最终作者认为,动脉内注射BMMNC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是安全的,但我们发现在180天时mRS没有显著改善。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研究在不同时间点是否可能改善。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精品推荐

必须收藏的颅脑21种影像征象!

全新解剖系列:颅脑MR影像解剖

超详细的大脑解剖

专家共识 | 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是?

急性卒中处置流程【国家卫健委版】

行走不稳一例分享

分水岭脑梗死的影像诊断

垂体和蝶鞍解剖、垂体瘤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

基底节区和丘脑(中央灰质)的双侧病变-图解回顾

NEJM:阿司匹林有没有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病例分析,诊疗规范解读!

COVID-19的神经科后遗症

脑干的内部解剖、表面解剖

复发性面瘫!这个病不简单丨疑难探究

1例脑梗死患者治疗体会

病例分享 | 轻型卒中患者的超早期快速溶栓

最新发布: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的14条诊疗规范

新冠后认知障碍诊治和管理共识

伴残疾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