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衰都控制住了,为何突然死亡?房颤惹的祸!

2020-10-12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患者,记忆深刻。

那时候王医生还在自己单独管病人,住院期是因为急性左心衰肺感染来的,心衰控制刚有眉目,突发脑梗,3天后去世了。虽然当时房颤也正规的抗凝治疗,但抗凝只能降低脑梗死风险,并不能百分百预防!


后来,只要是合并房颤的患者,都要和家属详细交代房颤潜在的危机-----脑梗死。

首先,如何远离房颤。

这个做起来确实难了一些,有时候什么病都可以没有,偏偏房颤找上门。那种是概率事件,无法完全回避。而哪些人更易有房颤呢?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等,其实就是所有能改变心脏结构的疾病,都有可能。更好的去控制疾病,高血压的管理、心衰的控制、及早的瓣膜处理都可以减少它的发生,但都不是百分之百。它确实是目前没有完全攻克难题。

没有房颤的患者,有问题的及早治疗,防患于未然,而有房颤的病人呢?可以选择药物控制心室率以及抗凝,也可以选择消融手术,目前手术成功率还没有到达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也有很多常年被房颤折磨的病人获益于他。

其次,如何远离卒中?

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这里咱们特指缺血性卒中。而缺血性卒中病因角度又分两种,血栓型和动脉硬化型。

动脉硬化型不难理解,就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斑块形成血管狭窄,和心脏冠脉狭窄一个意思;而房颤卒中更为凶险,主要是因为房颤左房不规律运动,房颤湍流形成附壁血栓。随着心脏收缩射血,最容易随血流到脑子,一般都是大血管阻塞,损伤面积大,致残致死率高。

而房颤的病人,防止血栓有三个办法,消融去除房颤,但是目前消融终止房颤并非成功率百分之百;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的方法,但是仍有30%的病人在抗凝的情况下出现栓塞现象;左心耳封堵,这也是预防血栓的一个方法,但费用较高,且没有普及。

所以远离卒中一个是减慢动脉硬化进程,一个是如果有房颤就去减少血栓的风险。

如何减慢动脉硬化过程呢?

这个是老生常谈了,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运动,多食新鲜蔬菜,如果有三高那么就去严格控制指标。

总是,无论什么疾病,自身的生活习惯总是会干预很多问题的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问题不可避免,但是自己能用自身空的东西要去坚持,比如:吃的东西、运动、情绪等等。

我们无法阻止岁月,无法阻止遗传,但是能控制自己。

来源:心血管王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