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肾病患者水肿的特点及日常管理

2024-12-30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聚积使组织肿胀,水肿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液体聚积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性水肿。


肾病综合征或者肾炎时,每天会丢失大量的白蛋白(尿蛋白),导致血管内白蛋白不足,血管内的水分就会涌入人体组织的疏松部位,导致皮肤水肿。


当肾脏功能逐步下降时,由于肾脏的排水、排钠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无法顺利排出,堆积在体内从而导致水肿。




肾病患者水肿的特点


①早期仅于晨起时眼睑水肿或颜面水肿,继而遍及全身,即水肿呈下行性。

②多伴有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尿液异常及肾功能减退。

③可追溯到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史。


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

水肿仅发生手眼脸、颜面部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微凹陷,平复较快。有时早期水肿,仅有体重迅速增加而无水肿征象出现。



中度

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



重度

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其他导致水肿的常见原因


水肿按部位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 全身性水肿是指全身性组织间液增加。水肿一般最先出现在疏松组织或身体低垂部位,全身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部位发生水肿。常见原因有心源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特发性水肿。

  • 局部性水肿是指局部组织间液增加,由于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局部性水肿的常见原因有感染中毒性水肿、淋巴回流受阻、下肢静脉曲张等其他因素导致的水肿。



肾病患者水肿如何管理?


水肿患者需要监测每日空腹体重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同时还要关注日常饮食、服药等注意事项。


1. 监测体重

每日晨起排空大小便后测量体重并记录,注意每日测体重时保持一样的服饰,使用同一体重秤测量,以免出现较大的偏差。如出现1周内体重增加2kg以上或体重持续增长应及时就医。


2. 记录出入量

出入量是反映水肿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也对了解病情、协助诊断、观察治疗效果等起重要的作用。


入量指进入体内的所有水分,包括饮用的水量、食物的含水量等。出量是指人排出的水量(如汗液、尿液、呕吐溶液、引流液等)。患者需要记录尿量,如有某日出现大量呕吐或腹泻等也需记录,同时及时就医。


记录每日的饮水量、食物的含水量与尿量,不可漏记,需详细记录。记录出入量需要准备带刻度的水杯和尿桶、电子食物秤。


尿量、呕吐量、腹泻量可直接用带刻度的尿桶测量。尿失禁患者可先用电子秤测量湿掉的护理垫或者尿不湿的重量,再测量干燥的尿不湿的重量,相减后剩余的克数就是尿量,1g≈1ml。


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控制入量,通常情况下入量宜控制在前一日尿量总数加500ml,严重水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要求限制入量。


3. 饮食注意事项

水肿期间,水钠潴留严重,饮食当中需要控制钠的摄入,宜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优质蛋白、含高维生素的食物。


4.遵医嘱按时服药

按医嘱服用利尿药、降压药等治疗性药物,按时前往医院进行复诊,根据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私自停药或改动药物的用量。服用大剂量利尿药的患者,要注意利尿药的治疗反应,防止因迅速利尿产生脱水、低钠、低钾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情况。


END


来源:整理自今日肾病、协云肾脏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