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医学论坛报“云问答”线上直播答疑活动仍持续进行中!云问答定期邀请多位专家上线答疑,针对肿瘤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小编特别将既往“云问答”直播内容整理为一问一答的形式,发布于“锦囊在手”专栏,以供广大读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和回顾。
本期“锦囊在手”专栏内容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亮教授于2021年9月在“红色百年·云上问答”之【情牵胰腺,授人以渔】《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解读专场中解答的内容,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刘亮教授:
为保持内容的前沿性,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肿瘤外科以及胰腺肿瘤综合治疗部每隔两年左右都会对《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进行更新,为的就是紧跟世界最新的学术潮流,让我们中国医生的诊治方案与时俱进。
2011年,胰腺癌领域出现了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EGFR抑制剂,即利妥珠单抗。 但在整个应用过程中,胰腺癌整体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其在极高的经济代价之下所带来的临床收益十分有限。患者可能动辄花费10万~20万,却只能延长9天的中位生存(OS)期,性价比极低,因此该药物因临床适用性差而很快被弃用。
2020年6月,PARP抑制剂作为胰腺癌治疗的另一靶向药物浓墨重彩地登入了历史舞台,打破了胰腺癌治疗中近十年无药可用的尴尬困境。
同时,还有一些靶向药物也在胰腺癌中获得了一定疗效,提供给部分胰腺癌患者治疗的选择。例如,ON-TRACK融合基因的药物拉罗替尼,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获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可惜的是,该基因的突变率在融合基因中的占比不到1%,因此,99%的患者与该药物无缘。再例如,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NMG510。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中占比超过90%,甚至能达到97%,然而尽管这项突变如此高频,但在近30~40年中,胰腺癌医生都因其结构特殊性而认为该基因不可靶向,同时也无药可用。
NMG510靶向的是KRAS突变基因中的第12个外显子的c位点,因此,它能够使合并第12染色体c位点突变的患者获益,但该基因在胰腺癌人群中占比也十分少,小于3%。尽管指南中着重地描述了它出现的意义,但其在胰腺癌人群中的应用比例很小。
总体来说,有且仅有5%左右的胰腺癌患者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这是目前胰腺癌靶向治疗的困局。但是无论如何,靶向治疗药物从“零”到“有”,意味着胰腺癌迎来了靶向治疗的精准时代,因此,指南中也对此作了相应更新。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