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戈心怡
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的原因
患者自身因素
体力状态差、重度营养不良、合并疾病(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既往有出血病史、基线血小板水平较低等。
肿瘤因素:
血液系统肿瘤、实体肿瘤骨髓浸润、肿瘤相关性脾机能亢进、肿瘤诱导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副肿瘤综合征等。
治疗相关因素
化疗(联合化疗、化疗周期数多)、分子靶向治疗、合并放疗等。
血小板偏低的症状表现
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检查血常规。
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
肿瘤累及骨髓可导致骨髓储备功能不足;
肝、肾功能障碍,降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延长,从而增加化疗药物的毒性。
血小板减少症的分级和可能风险
正常值:100≤PLT≤300X109/L
Ⅰ度:75≤PLT≤100X109/L,即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Ⅱ度:50≤PLT≤75X109/L,会有出血危险
低于 75X109/L将会影响下一个化疗计划开展
Ⅲ度:25≤PLT≤50X109/L,出血危险加大
Ⅳ度:PLT≤25X109/L,容易出现严重的颅内、内脏出血而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症会带来哪些危害
长期风险
影响化疗的耐受
延长化疗周期
降低化疗剂量
甚至终止化疗
影响抗肿瘤治疗疗效
可能导致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降低
来源:国科大肿瘤医院血液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