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及来源:李佳树, 方瑞乐, 刘改芬, 赵性泉, 鞠奕. 急性轻型卒中相关前庭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其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7): 780-785.
头晕/眩晕等前庭症状每年影响15%~20%的成年人,是患者就诊的常见主诉。2009年,Barany协会提出前庭症状的分类和定义,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姿势性症状4种,并指出各种前庭症状可以在一种疾病中共存或依次出现。
卒中相关前庭症状是指与卒中事件相关的一组前庭症状,包括两种类型:①卒中伴随前庭症状;②卒中后前庭症状。卒中所致头晕/眩晕等前庭症状的发生率为4%~12.5%。研究发现,后循环近段卒中的急性期常表现为严重且持续(>4天)的前庭症状,而后循环中远段和前循环卒中患者的前庭症状通常较轻微和短暂(<1天)。
为了更好地认识卒中相关前庭症状,研究将随访时间延长至卒中后3个月,调查了153例急性轻型卒中(NIHSS<6分)患者相关前庭症状的临床特点和演变转归,并分析了前庭症状持续存在的影响因素,发现:
NO.1
发病时前庭症状类型以头晕最常见(89.5%),其次为姿势性症状(69.9%)和眩晕(43.8%),前庭-视觉症状最少见(9.8%)。74.5%的患者存在2种或以上前庭症状。
NO.2
轻型卒中相关前庭症状整体恢复情况较好,尤其早期恢复较快,在发病后2周50.3%的患者前庭症状缓解(其中,后循环近段卒中患者中47.5%的前庭症状缓解,非后循环近段卒中患者中52.2%的前庭症状缓解)(图1)。发病后3个月随访时仅28.1%的患者仍存在前庭症状,有前庭症状的患者仍以头晕(88.4%)和姿势性症状(67.4%)为主。
NO.3
单因素分析显示,卒中后3个月前庭症状持续组后循环近段卒中的比例高于无前庭症状组(58.1% vs. 32.7%,P=0.004)。
NO.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后循环近段卒中(OR 3.75,95%CI 1.71~8.25,P=0.001)和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 1.35,95%CI 1.06~1.73,P=0.017)是卒中后3个月前庭症状持续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后循环近段卒中患者的前庭症状持续时间更长。
根据新英格兰后循环卒中登记研究的定义,后循环近段包括椎动脉颅内段和小脑后下动脉,包括前庭神经核、小脑小结和内侧小脑半球等与前庭通路联系密切的结构,这些结构直接参与前庭和眼部运动信号的处理,是伴有前庭症状的卒中患者最常受累的部位。后循环近段卒中患者容易出现持续存在的前庭症状,尤其是持续性头晕。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本研究为单中心的调查,样本量不大;另一方面,考虑对于中重度卒中患者,急性期时前庭症状可能不是患者或医师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选取轻型卒中患者,尽可能避免在卒中急性期由于患者存在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而导致研究者无法准确判断姿势性前庭症状的存在和演变,但同时,这种选择的偏倚可能造成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随访时间更长的研究对卒中相关前庭症状的演变和转归进行进一步探索。
罕见病诊疗指南——抗 LGI1 抗体相关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中国卒中学会关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筛查的科学声明》在线发布
ISC 2022前沿速递|应用西洛他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影响的性别差异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血栓预防及血栓形成的治疗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院前和初始医疗系统的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Lancet:静脉溶栓替奈普酶(0.25 mg/kg) VS 阿替普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