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听诊器是杀手?半数听诊器有大量细菌

2018-12-18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

听诊器是医生的标配,不过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听诊器上携带的致病菌不容忽视。

研究显示,50%以上的听诊器中不仅有大量的非致病菌,还有相当部分为致病菌。其中有葡萄球菌、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梭菌、肠球菌、窄养单胞菌和伯克氏菌等。

如果用酒精或过氧化氢刷及漂白湿巾擦一擦会好些?研究显示不会彻底“去污”。

研究者指出,加强对听诊器系统清洁,是控制院内感染的一部分。对于ICU之类,应该使用一次性听诊器,专人专用。

该研究共对ICU中医生和护士及治疗师日常所用的20个听诊器,以及病房中20个一次性听诊器,利用细菌rRNA 基因测序、分析和定量来分析了其上的细菌感染情况,同时用了10个未使用的一次性听诊器做了对照。

来源:Knecht VR, McGinniss JE, Shankar HM, et al. Molecular analysis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n stethoscopes in an intensivecare unit.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8;Epub ahead of print.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