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什么是隐匿性肝性脑病(CHE)?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衰竭、肝硬化和(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简称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程度轻重不一的神经精神异常。按照疾病严重程度,肝性脑病分为显性肝性脑病(OHE)和隐匿性肝性脑病(CHE)。
CHE包括轻微肝性脑病(CHE)和West-Haven分级1级肝性脑病,患者存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异常,可无任何异常临床表现,或仅出现轻微认知障碍、欣快或焦虑、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下降,但无定向力障碍和扑翼样震颤。
CHE的流行病学特征
肝硬化患者CHE患病率较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肝硬化患者CHE十分常见。国外报道肝硬化患者MHE和/或CHE患病率为23%~85%,差异较大,这可能与个研究纳入人群不同、诊断标准不一有关。
近期,在全国16个中心开展的研究发现,以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和斯特鲁普(Stroop)测试结果均异常为诊断标准,中国肝硬化患者CHE的患病率高达50.4%,Child Pugh A、B、C级肝硬化患者CHE患病率分别为42.9%、55.3%和64.7%。
CHE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CHE可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衰竭、肝硬化或门体分流基础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手术、便秘、使用镇静剂和阿片类镇痛药等是其诱因。
发病机制:CHE是多重因素共同的结果,发病机制复杂,其中以氨中毒最为重要。除了氨中毒之外,炎症损伤、氨基酸代谢失衡、假性及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加、肠道微生态紊乱,以及铊、锰等重金属中毒等也不同程度参与CHE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表现(危害):CHE患者视觉感知、判断决策和神经肌肉反应迟钝,精神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能力、驾驶技能、高空作业和精细操作能力等下降,会增加意外伤害风险,降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CHE易进展为OHE,且与肝硬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CHE的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一旦确诊,均应常规进行CHE定期筛查,尤其需重点关注从事高危职业肝硬化患者的CHE筛查。
CHE的筛查和诊断主要依靠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测试。推荐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作为CHE诊断的首选方法,斯特鲁普(Stroop)测试用于CHE的筛查。
诊断CHE时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乳果糖或利福昔明治疗效果不佳时更需要重视对其他疾病的排查。
CHE的治疗
CHE一经诊断,应予以积极干预,治疗原发疾病和祛除诱因是CHE治疗的基础。
● 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补充可改善CHE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不增加OHE发生风险。
● 乳果糖可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HRQL,推荐作为CHE的一线治疗药物。
● 利福昔明可明显改善CHE患者认知能力和HRQL,也推荐作为CHE的一线治疗药物。
● 天冬氨酸鸟氨酸(LOLA)可降低CHE患者血氨水平,改善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提高患者HRQL,也可用于CHE的治疗。
● 益生菌可降低CHE患者血氨和内毒素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可作为CHE的辅助治疗手段。
内容节选自《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来源:美识美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