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家共识:使用ALK抑制剂患者呕吐怎么处理?

2022-01-11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患者生存和照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肺癌作为全球及我国发病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每年的发病率分别为209万例和78.7万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约占80%~85%。


NSCLC的预后较差,5年的总体生存率仅为16%。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NSCLC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被发现是NSCLC的第二种常见肿瘤驱动基因,可通过异

常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ALK基因重排约占NSCLC的3%~7%,且在年轻的不吸或少烟患者中更为常见。


由于全球肺癌的总体发病率较高,ALK阳性NSCLC患者的绝对数量仍然是较高的。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第一、二代ALK抑制剂(AL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恩沙替尼已在我国上市并广泛应用。然而,针对ALKi不良反应尚无统一的管理指导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限制了ALKi的临床使用及患者获益。胃肠道不良反应是ALKi最常见的不

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恶心呕吐如何处理?


恶心呕吐属于ALKi常见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较高,但多为1级~2级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分级可以参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CTCAE)5.0。


建议根据拟行抗肿瘤治疗方案的致吐风险、患者自身的高危因素、既往发生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同时,止吐方案的制订还应充分考虑同时使用的非抗肿瘤治疗导致恶心呕吐的风险(如患者合并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等)。


微信截图_20211231133023.png


在设计止吐方案时要考虑到实际问题,如处理时的背景(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首选给药途径(口服、经皮或肠外)、5-羟色胺3 (5-HT3)受体拮抗剂作用持续时间和给药间隔时间、患者对每日给予止吐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的耐受性、依从性、顺应性等问题和个体的风险因素。


微信截图_20211231125914.png


对于1级~2级恶心,推荐维持给药剂量,并调整止吐药治疗方案。


对于1级呕吐,维持给药剂量,并调整止吐药治疗方案;对于2级呕吐,建议停药,直至缓解至≤1级药物不良反应,然后维持药物剂量。


对于呕吐持续>2级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停药直至症状缓解至≤1级药物不良反应,然后降低药物剂量重启治疗。


对于3级~4级恶心和(或)呕吐,建议停药,直至药物不良反应缓解至≤1级,然后降低药物剂量重启治疗。


来源:摘自《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西南专家建议(2021年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