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心房颤动合并肝硬化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推荐意见:对于有抗凝指征的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建议使用抗凝治疗而非无抗凝治疗。(推荐强度:有条件,证据质量很低)
注释:晚期肝硬化(Child-Turcotte-Pugh C级)和/或CHA2DS2-VASc评分低的患者,相较于通过抗凝降低中风风险更需注意避免抗凝治疗导致出血,这些患者可以合理选择不抗凝治疗。
现有口服抗凝剂对房颤患者有益的试验证据来自对非肝硬化人群进行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相较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后死亡率明显降低(RR=0.72,95%CI: 0.55~0.94)。
在抗凝药物选择中,相较于华法林,服用DOAC的患者发生非致命性脑卒中的风险更低(RR=0.81,95%CI: 0.73~0.91)。研究表明,DOAC治疗组出血的风险低于VKA治疗组(RR=0.62,95%CI: 0.45~0.85)。DOAC治疗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VKA治疗组(RR=0.7,95%CI: 0.58~0.84)。在CHA2DS2-VASC评分≥2的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总体益处似乎大于出血风险。
肝硬化患者罹患心房颤动的风险相同,然而由于担心出血,肝硬化患者通常被排除在抗凝临床试验之外。因此,抗凝治疗确切的益处尚不清楚,可能与一般人群相似。相较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肝硬化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大出血的风险增加(RR=1.91)。综合来看,抗凝治疗显著改善房颤患者死亡率和非致命性中风风险的研究证据为中等质量,而在潜在风险方面证据质量很低,因此推荐使用抗凝药,特别是对于CHA2DS2-VASc评分较高和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
内容节选自《2021年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管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