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超5000例猝死者尸检结果:猝死的人都有这些规律…

2020-08-17作者:壹声热点
猝死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2020年4月《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了猝死里藏着这些规律!


微信图片_20200812104814.jpg


1. 一半多猝死者“太激动”和“太劳累”


研究发现,猝死的诱因为 情绪激动(26%)、劳累(25%)、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


微信图片_20200812104817.png

 

2. 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


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1%)。

 

3.发生猝死前,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状体征


猝死中有症状体征的人,最常表现为突然发作(20.10%)、休息睡眠中(16.71%),其次为呕吐(7.49%)、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头晕、胸痛、腹痛、抽搐、头痛、心悸、咳嗽、意识障碍等。

 

4. 猝死的患者中,患有慢性疾病


有既往史者中,高血压最常见(37.95%)、心脏病(30.02%)、糖尿病(23.79%)。其次为发育不良、高血脂、肿瘤、感染、甲亢等。


微信图片_20200812104819.png


5. 30岁~63岁,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


30岁~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

 

中年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时期,加上社会中又正值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嗜烟好酒,容易产生“三高”,导致冠心病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

 

而这些用生命总结出的规律,也告诫我们——


中年人,别让自己太激动!

 

情绪波动大的人,往往伴随着性子急、脾气暴,甚至生气时暴跳如雷,与人争得面红耳赤;高兴时又容易大喜过望、乐极生悲。

 

因为一点小事,导致情绪激动,出现悲剧的事情并不是少数:

 

微信图片_20200812104825.png


之前有一位媒体人的公公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到医院及时抢救后,这位媒体人发现——

 

在公公的病房里,6位患者性格都一样:脾气都特别急,情绪波动大,遇事时更急!

 

因此她总结了一点:这些人都爱生气、爱发火,情绪易激动,脾气都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祥瑞介绍,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生气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大诱因。

 

中年人,别让自己太劳累!

 

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反倒成为了公司里工作积极性最高、劳动强度大的那个人。为了赚钱养家,有时候轻微的身体不适也被暂时忽略了。

 

然而,临床上发现,很多猝死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个高压、长时间的精神紧绷、高强度工作事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表示,太过繁忙、高压紧张的工作,会不断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长期太过兴奋,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加快,甚至产生心律失常。长此以往,心脏则会受到损害,导致意外心脏事件的发生。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紧张,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缺血而猝死。

 

中年人,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

 

猝死前,身体会发出过很多信号,人到中年要特别留意。北京世纪坛医院干部心血管科主任医师银鹏飞介绍:猝死发生前,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胸闷或心前区不适,主要表现为三个先兆:

 

异常先兆一: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吞咽费劲,有的人会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

 

异常先兆二:感觉胸部有闷痛的感觉或是有压迫感、心慌、身体乏力、头晕等不适。

 

异常先兆三:突然出现低血压,同时伴有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多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饱食后出现,经过平静休息后常可缓解。

 

此外,少数人在心肌梗死前还可能出现莫名其妙的左胳膊疼痛、嗓子痛或牙痛。

 

最后,这些症状发生的时间长短不固定,有些人是几分钟,有些人是半小时,但发病时间都不会很长。所以出现胸部不适、隐痛、疲劳感觉的时候就要小心了。


来源:健康时报

微信图片_20200810141700.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