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王共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在1906年首次发现并且报道。阿尔茨海默病在早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和判断能力下降;到了中期,患者的远近记忆严重受损,且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而到晚期,患者仅存记忆片段,且日常生活往往不能自理。
据统计,在过去20年中,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确诊患者的平均年龄也在下降。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过量的手机和无线网辐射会导致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在65岁之前开始发作。事实上,许多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30至60岁之间就已经出现症状,而传统的老年痴呆多见于70岁以上人群。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估计,到205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飙升至1.52亿。每3秒钟就有一个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每年的痴呆症费用估计为1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阿尔茨海默病的真实病因。但这并不代表,人类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只能束手无策。科学研究越来越认同,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在失忆等症状出现之前就应该进行干预措施、重在预防。
2017年,Lancet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如果在生活中控制好9大因素,那么就可将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5%。
根据这项研究成果,这9大危险因素包括中年时听力受损、未完成中学教育、抽烟、患有抑郁症、缺乏活动、与社会隔离、高血压、肥胖和2型糖尿病。这些都是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在老年痴呆症风险因素中占据了35%;而另外65%是不可控的。
因此,预防痴呆我们只是需要做到:确保良好的儿童教育;避免高血压、肥胖和吸烟;控制糖尿病;避免抑郁和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坚持运动;老年阶段保持社交活动。
2022年,来自华盛顿大学的一项题为“Low Intensit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ct via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VGCC) Activation to Cause Very Early 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18 Distinct Types of Evidence”的综述系统性总结了过量的手机和无线网辐射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认为手机影响老年痴呆的主要生物学机制可能是研究发现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场 (EMF),包括用于无线通信(如手机、Wi-Fi 和其他智能设备)的相干电磁场可以产生较强的电磁力作用于生物体的电压门控钙通道,从而导致细胞内钙(Ca2+)的增加。而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钙假说则表明,细胞内钙的累积会导致大脑产生各类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生物级联反应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大量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电磁场暴露较高的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一般认为阿尔茨海默病通常起始于应激源(如头部创伤)并经过约25年的潜伏期。可见,电磁场不仅可能显著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还可以缩短潜伏期(从大约25年减少到5年或10年)。
低强度电磁场也可能使大脑神经元变性,进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可见,日常电子产品辐射低,但不要使用过长。虽然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无线网络、微波炉等都属于传播低电量的非电离辐射,它们的辐射都低于0.4瓦每平方米的国家标准,但尽量不要使用过长时间。
目前看来老年痴呆症会是21世纪的最大杀手,我们都需要意识到这种风险,做出积极的生活改变。数字时代下,各种非电离辐射的电磁波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现实,但这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少玩手机——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命中注定的“绝症”。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将成为远离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罩,这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神经科学论坛
罕见病诊疗指南——抗 LGI1 抗体相关脑炎【神经系统罕见病】
《中国卒中学会关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筛查的科学声明》在线发布
ISC 2022前沿速递|应用西洛他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影响的性别差异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血栓预防及血栓形成的治疗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院前和初始医疗系统的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Lancet:静脉溶栓替奈普酶(0.25 mg/kg) VS 阿替普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