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根据恶性肿瘤细胞起源,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这3种原发性肝癌亚型在发病机制、恶性行为、治疗方法及预后等各方面的差异较大,其中HCC约占85%~90%,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在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数(约466 000人)及死亡病例数(约422 000人)占全世界总例数的50%以上[1-2]。尽管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人群的增长以及健康宣教的普及,我国HCC发病率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患者的总体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HCC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进一步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对于早期HCC患者,如何精准识别高危人群并进行筛查,使患者从早诊早治中获得长期生存;对于具有治疗指征的HCC患者,如何确定患者分期、把握手术或介入等操作的适应证,使患者通过合适治疗获得最大受益;对于晚期HCC患者,尤其是难以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晚期HCC患者,如何通过有效的系统治疗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些现实临床问题是肿瘤患者、临床医师、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欧洲肝病学会(EASL)、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肝病学会(AASLD)、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亚太肝病学会(APASL)等众多国内外学术研究团体均发布了肝癌诊疗指南,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对其不断更新,为HCC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提供了不断完善的依据和指导。
点击文后PDF,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