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5WCLC前瞻 | 通过大规模配对研究解析转移器官趋向性的基因组进化

2025-08-21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image.png

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2025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9月6-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召开。作为全球肿瘤学界极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WCLC一直是胸部肿瘤领域前沿进展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于此,探讨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临床实践经验,思考未来发展方向。


广东省人民医院W-F. Tang教授将在本次WCLC口头报告专场3:“揭示肿瘤进化并提高免疫治疗效果”进行题为“Deciphering Genomic Evolution of Metastatic Organotropism With Large-Scale Paired Primary Lung Cancers and Metastases”的报告,摘要全文现已公布。“2025WCLC中国医学论坛报学术联播”特为广大读者整理报告信息,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共享学术盛宴!

2025 WCLC 学术联播


报告信息

研究标题:Deciphering Genomic Evolution of Metastatic Organotropism With Large-Scale Paired Primary Lung Cancers and Metastases


中文标题:通过大规模配对原发性肺癌与转移灶,解析转移器官趋向性的基因组进化


摘要号:OA03.02


讲者:W-F. Tang(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简介

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学者们对不同转移部位的基因组决定因素及其演化过程的认识仍十分有限。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全面分析了21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538组配对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图A),包括脑转移(BM,n=70)、颅外远处转移(ExM,n=56)和淋巴结转移(LNM,n=195)。此外,从TRACERx 421队列中选取12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非转移对照组(ES_P)。系统探索了不同转移部位间的基因组驱动因素与演化轨迹。

研究结果

总体而言,脑转移灶的突变负荷高于颅外转移灶(P=0.014)和淋巴结转移灶(P=0.0016),而颅外转移与淋巴结转移间的突变负荷无显著差异。在对应的配对原发肿瘤中也观察到类似趋势(图B)。尽管配对原发灶与转移灶的驱动基因组改变高度一致,但与早期肺癌及颅外/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相比,脑转移患者的原发灶中多个驱动基因(包括PTPRD、FAT1、ARID1A和CDK12)突变频率显著升高(图C)。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因在原发肿瘤中受到强烈正选择作用(图D)。出乎意料的是,脑转移灶通过特异性杂合性缺失(LOH)频繁丢失早期驱动突变(图E-F),表明净化选择在脑转移起始阶段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多克隆播种现象在淋巴结转移(44.1%,195例中86例)和颅外转移(37.5%,56例中21例)中常见,但在脑转移中相对罕见(20%,70例中14例),提示脑转移经历了更严格的选择过程(图G-H)。


g2311_1.jpg

研究结论

本研究系统揭示了肺癌脑转移与颅外/淋巴结转移间不同的演化轨迹,证实脑转移趋向性的驱动因素早在原发肿瘤阶段即已存在而非在转移过程中获得。该研究进一步构建了脑趋向性转移的候选驱动基因谱,为这一致死性疾病的早期预测与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WCLC官网

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



2025WCLC中国医学论坛报学术联播

邀您一起快意研究前沿,畅享学术盛宴

还在等什么?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


图片

这一次,让我们

相约盛会 · 共赴未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