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的「三医协同 共启未来」乳腺癌新型抗肿瘤药物管理与专科能力建设项目系列会议于郑州圆满举办。项目旨在汇聚国内医药科学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共享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共商医药前沿政策的落地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将先进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患者实际可及的医疗服务。
图1 会议现场盛况
本次会议由河南省肿瘤医院刘真真教授与河南省肿瘤医院闫敏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在开场致辞中,刘真真教授首先祝贺德曲妥珠单抗(DS-8201,T-DXd)成功纳入医保,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祉。德曲妥珠单抗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生存获益优势,不仅体现了创新药物的临床价值,更获得了医患群体的广泛认可,标志着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化新阶段。
闫敏教授指出,德曲妥珠单抗纳入医保显著提升了药物可及性,为众多经济困难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期待德曲妥珠单抗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的相关研究能够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提升乳腺癌治疗效果。闫敏教授强调,随着医保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工作者应加强不良反应管理和规范化用药的学习,从而确保患者获得最大临床获益。
图2 刘真真教授、闫敏教授致辞
在「三医协同 共启未来」启动仪式后,众多医疗、医保、医药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三医协同”的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有关医保政策、用药管理和临床诊疗三个篇章的学术分享与深入探讨。
图3 「三医协同 共启未来」启动仪式环节
图4 专家风采
政策解读,助力落地
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张桂芳教授的主持下,会议进入第一篇章“观领前沿,拓展未来”。
河南省肿瘤医院律慧敏教授从政策趋势的角度,深入解读了国家为推动肿瘤诊疗规范化所采取的系列举措。在政策的有力指导下,医疗领域积极行动,通过发布指南与共识,为临床实践的规范化提供明确指引,不断提升治疗标准,同时强化诊疗安全性管理。律慧敏教授指出,晚期乳腺癌诊疗应从多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治疗方案需平衡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综合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心理需求。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独特作用机制,能够克服传统治疗局限性,成为乳腺癌治疗新选择。值得一提的是,HER2 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的出色数据未辜负期望,其乳腺癌双适应证已纳入新版医保目录,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物的可及性。随着指南更新和医保政策落地,更多患者将更早实现更好生存,甚至临床治愈。
河南省人民医院和融教授在学术报告中重点解析了创新药物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呈现出性价比高、创新药多、注重落地的特点,真正实现了医保与创新的双向奔赴。打通国谈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是确保患者能够真正享受到医保谈判结果的关键环节。但距离患者实际使用到这些药品仍存在一些现实障碍,如医疗机构尚未普遍建立与医保谈判相适应的药事会制度、医疗机构药品品种数量管理导致谈判药品无法得到“应配尽配”、医院绩效考核和医保费用管理影响药品按需使用以及部分地区谈判药品门诊保障缺口导致“双通道”保障缺失等问题。各地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并逐步进行解决。希望各位同仁在临床工作中,充分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政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宗红教授的主持下,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韩娜教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牛红蕊教授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庞慧教授就落实输注类药品入院应用和提高药品可及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韩娜教授指出,创新药物临床应用面临机遇与挑战,医疗机构需建立科学的新药准入机制,临床医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创新药物临床应用,为突破“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共同贡献力量。牛红蕊教授表示,临床医生面对创新药物应保持探索精神,通过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积累用药经验,优化治疗方案。同时完善不良反应管理,在确保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创新药物的规范化应用水平,最终实现患者临床获益的最大化目标。庞慧教授认为,德曲妥珠单抗等创新药物纳入医保并实现大幅降价,为既往难以承受高额经济负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之光。然而,医院端“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仍然制约着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期待通过优化“双通道”管理机制等举措,进一步打通创新药物应用的堵点,让更多患者能够获益于创新药物。
综合考量,合理应用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新帅教授主持了会议的第二篇章“重塑标准,引领格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新茹教授介绍了新型ADC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ADC集化疗药物的高效性和靶向药物的特异性于一体,为精准抗癌提供了“魔法导弹”。 作为新型ADC,德曲妥珠单抗由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通过稳定的可裂解四肽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连接组成,在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基础上还能发挥强效旁观者效应。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及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中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获益,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德曲妥珠单抗作为HER2阳性/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值得关注的是,德曲妥珠单抗乳腺癌双适应证已成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使更多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够获得突破性治疗方案,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有效缓解经济压力。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刘丽娜教授表示,肿瘤治疗产生的多种不良反应是影响治疗结局的关键因素,为临床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由于肿瘤治疗应答的个体化差异显著,临床实践中需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管理体系,其中对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全程监控尤为重要。ADC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兴领域,其不良反应管理引发学界高度关注。刘丽娜教授指出,不同ADC因抗体靶点、连接子稳定性及载药特性的差异,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管理策略存在显著区别。以德曲妥珠单抗为例,其常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间质性肺病(ILD)。而通过规范化的预防、监测与干预措施,德曲妥珠单抗的不良反应风险可管可控,其卓越的疗效-风险比已获得国内外指南一致认可,成为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新标准。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葛新教授的主持下,安阳市人民医院牛增志教授、巩义市人民医院杨仕成教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梦玮教授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瑞华教授就ADC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管理进行了探讨。
牛增志教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享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体会,表明以德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ADC在疗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亦需高度重视不良反应管理,通过早期预防、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避免因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杨仕成教授以个人临床诊疗经历为例,阐述了创新药物的医保报销显著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大幅提升了药物可及性,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基层医生在创新药物应用方面仍需积累经验。张梦玮教授指出,德曲妥珠单抗作为适应证覆盖HER2阳性/低表达乳腺癌的创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需重点关注其三大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ILD,通过全程管理有效控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连续性。赵瑞华教授同样强调了不良反应管理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在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状态,同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和监测手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郑州人民医院梅家转教授主持了会议第三篇章“全面呵护,全心为HER”。河南省人民医院朱庆尧教授分享了一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经典案例。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范兴超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燕教授、濮阳市人民医院周红林教授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利楠教授结合上述案例与个人临床经验,探讨了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方案选择。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晶教授分享了一例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病例实践。郑州人民医院栗敏教授、登封市人民医院李毅鹏教授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豪勋教授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二线治疗选择及不良反应管理分享了经验和体会。
领航之声,画龙点睛
闫敏 教授
河南省乳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生命关怀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乳腺疾病管理与创新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桂芳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肿瘤防治教研室主任
肿瘤内科党支部书记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控专委会委员
河南省肺癌诊疗质控专委会委员
新乡市肿瘤诊疗质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H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H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河南省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乡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乡市抗癌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乡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乡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DB系列研究已充分证实德曲妥珠单抗(DS-8201,T-DXd)在HER2阳性/低表达乳腺癌中的显著疗效,尤其是DB-12研究的数据展现了其在脑转移患者中同样具有出色的治疗效果。同时,临床应用中需关注其不良反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未来应加强对年轻医生的指导与培训,提升其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乳腺癌乃至其他实体瘤的治疗领域,德曲妥珠单抗被广泛誉为“神药”,为推动医学进步、科研发展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DB-03研究中,其二线治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8.5%,且21.1%的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这在以往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乳腺癌治疗中是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此外,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低表达患者中的良好疗效也改变了传统认知,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可能性。期待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有更多类型的患者能够从德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本文由闫敏教授、张桂芳教授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