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师说·感染药师沙龙大连站圆满召开

2024-11-04作者:论坛报李一婷资讯

2024师说·感染药师沙龙大连站圆满召开

 

2024年11月3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师说-感染药师沙龙"项目在辽宁省大连市顺利召开。作为感染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汇聚全国临床药学、感染等多学科专家,通过前沿学术报告、多学科诊疗案例解析及规范化用药路径研讨等形式,为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构建科学抗感染防线提供新思路。



会议致辞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帆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桂茹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席雅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跃辉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



会议伊始,李桂茹教授发表开场致辞。在致辞中,李桂茹教授表示, “感染沙龙”通过创新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成功跨越了地域限制,为全国的医学同仁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旨在促进各专业间的深度融合与协作,助力临床决策更加科学精准我们期待未来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推动跨区域、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我国抗感染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主题授课



杨帆教授-《抗菌药物管理:专业应该做什么》

在医学进步的道路上,我们致力于创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药师交流平台,强调药学核心地位的同时融合感染科与临床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知识,共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实践基地进修,已培养众多专业人才,但仍需扩展服务深度与地域覆盖。建立跨学科专委会,整合行政与专业资源,确保政策制定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优化抗菌药物目录管理,依据临床需求引入安全有效的新药,减少不合理限制。推动如取消不必要的头孢菌素皮试等改革,旨在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坚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治疗方案的初心。这样不仅提高了医疗质量,也促进了医学领域的持续发展。

 

鲍永霞教授-《中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诊疗专家共识》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疗需要特别关注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复杂的临床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CAP的风险显著增加,并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导致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诊断时需警惕非典型症状如意识改变、疲劳或跌倒等,这些都可能是潜在感染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胸部CT对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治疗方案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耐药风险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通过综合评估与及时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CAP患者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这一过程不仅依赖于先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策略。最终,这体现了对老年患者全面关怀和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

 

吕慧怡教授-《基于指南谈CRE的治疗——临床药师会议案例思考》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时常面临抗生素耐药的挑战,尤其是在处理像由产酸克里比NDM型细菌引发的感染案例时。针对此类复杂病例,准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案例中,一位73岁老年男性患者因泌尿系统手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经多次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并通过精准微生物学检测指导用药,最终成功控制感染。此过程凸显了临床药师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的重要性,不仅需要依据最新的指南推荐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强调了对抗菌药物管理及预防耐药策略的关注。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以及血糖控制同样关键,体现了综合治疗理念对改善患者预后的积极意义。

 

许世伟教授-《“药”有所为—谈驻科药师参与1例多药耐药菌药学会诊的全程化管理》

在探讨多药耐药菌感染时,通过一例68岁女性患者的治疗案例,展示了早期介入临床药师和全程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及微生物培养,并借助PCR技术提高病原体鉴定速度和准确性,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根据药敏试验挑选并调整抗生素剂量,避免耐药性产生。全面支持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也至关重要。此案例体现了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在降低死亡率方面的核心作用,彰显了临床药学服务的不可或缺性。这种全方位策略不仅控制了感染,还改善了患者预后,展现了医学进步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思维碰撞



主题授课后,孙福生教授、翟丽杰教授及其他现场专家作为讨论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他们表示,在抗菌药物管理中,行政与专业协作实现了科学管理体系,既体现在政策制定也表现在操作细节上。例如,基于临床需求和最新研究调整药物目录,淘汰不合适的药物,确保患者获得最优治疗。取消不必要的头孢菌素皮试等措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患者负担和风险。药师作为关键角色,通过持续教育提升能力,推动合理用药。面对多部门监管挑战,强调政策衔接的重要性,确保措施协调一致,有效管理医疗资源。鼓励专业人员参与政策讨论,使决策反映最新医学进展并考虑临床实际。抗菌药物管理需从政策到实施全面覆盖,通过加强多学科合作、促进行政与专业融合及制度优化,更好地服务公众健康,最大化医疗资源效益,这是每位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主题授课后,陈宏教授、李瑞华教授、张治然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他们表示,在当前医疗环境下,面对抗生素耐药性挑战,多学科协作对提升感染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微生物专家通过全国细菌和真菌耐药监测网及专业培训,提供精确药敏结果,并在处理产NDM型金属酶细菌感染时采用联合药敏实验指导用药选择,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药学专家强调药师在外科术后感染管理中的关键角色,通过分析药敏结果发现并纠正了忽视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这展示了药师在抗菌药物管理和全面患者管理方面的不可或缺作用,包括血糖控制、抗凝治疗、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等。跨学科合作不仅限于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还包括全面的患者管理策略,提高了治疗效果,优化了医疗资源利用,推动了感染病学科的发展,为未来医疗实践提供了宝贵借鉴。

 

主题授课后,张凯宇教授、徐保利教授、张丹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他们表示,在当前医疗环境下,面对复杂多变的抗感染治疗需求,多学科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处理涉及多药耐药菌感染等复杂病例时,临床药师的专业知识和作用不可忽视。通过与微生物学专家的合作,依据最新的药敏试验结果优化治疗方案,并探索新的联合用药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应对耐药性挑战,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驻科药师模式的探讨揭示了其在增强临床药学服务方面的潜力,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解决如绩效考核、职责界定等问题。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跨学科合作的不断深化,将为复杂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带来新的希望。这不仅是对现代医学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所有致力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认可与激励。让我们共同携手,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语:在热烈的讨论声中,会议进入尾声。期待随着项目的继续开展,增加更多交流与合作机会,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贡献更多力量。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