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Intensive Care Med: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每日床旁超声评估: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2024-04-03作者:李稳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每日床旁超声评估: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发表期刊:Intensive Care Medicine,IF(2022):38.9

通讯作者:鲁勤

第一作者:张茂、吴春双

主要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推荐理由

课题组在全国28家ICU开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内容在世界危重症领域的顶刊ICM(IF:38.9)上发表,并作为高引论文获得领域专家的持续高度关注。


研究介绍

研究题目:2023年3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鲁勤/张茂课题组在《重症医学》(Intensive Care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目为 “Daily Point-of-Care Ultrasound-Assessment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 in Critically-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的临床多中心研究论文(简称DUCT研究),应用床边超声评估危重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及变化情况。


研究背景: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留置是危重患者救治的常规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 CRT)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但CRT在危重患者中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对策尚未阐明。


研究方案:课题组在28个ICU进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从CVC置管到CVC拔除后3天或患者出ICU,每天进行床边超声检查评估CRT并跟踪其大小变化。若发现血栓形成,测量CRT的直径及长度,并定义直径>5mm和>7mm分别为有临床意义血栓和大血栓。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62例患者,发现:(1)CRT发生率为16.9% (95%可信区间14.8% ~ 18.9%),且多见于颈内静脉置管;(2)从CVC置入到CRT形成的中位时间为4 (2-7)天,12%的CRT形成于置管的第1天,82%的CRT在置管7天内形成;(3)48%的CRT直径>5mm,30%的CRT直径>7mm;(4)在血栓形成后7天中,当CVC在位时CRT大小保持稳定,而在CVC拔除后CRT直径逐渐减小;(5)CRT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较非CRT组长,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肺栓塞并发症少见(0.9%)。


研究结论:导管相关性血栓是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大部分血栓形成于置管后7天内;其中50%的血栓直径<5mm,1/3的血栓直径>7mm;血栓通常是稳定的且无症状,有些在导管拔除后逐渐变小消失。

专家点评

鲁勤教授:导管相关血栓在危重患者中的形成规律尚未阐明。目前临床及相关研究倾向于在中心静脉导管拔除前或出现相关症状后进行CRT的评估,这导致CRT诊断的延迟及遗漏。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淤滞、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液高凝状态的结果,由于在ICU患者CVC置管时存在某些特殊的危险因素,CRT的发生时间可能会更早,CRT发生时间和进展规律以及其临床意义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课题组开展并发表的这项大型临床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和形成规律。本研究尤其难得的是实行每天行床边超声检查评估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并跟踪其大小变化,从而客观的得出令人信服的CRT的发生率为16.9%以及其他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CRT的总体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且CRT患者的住院时间较无CRT患者长,但没有观察到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研究中发现有接近1/3的血栓直径大于7mm的大血栓,但肺栓塞的并发症发生比例并不高,且在所有血栓的监测中,血栓逐渐变小消失与导管拔除相关,从而再一次揭示了导管的存在是血栓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这项大型临床研究提示危重患者CRT的发生率高于预期,且发生时间比想象中的更早,相关临床问题应该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这项研究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研究内容,如危重患者中如何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形成,多少大的血栓需要抗凝治疗,以及血栓形成后拔除导管的时机。此外,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包括Intensive Care Medicine 杂志为此撰写了一篇Editorial并邀请该研究团队以Correspondence形式针对血栓形成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及之后本文章被列为高引都说明了此篇文章触及了临床医生在日常管理急危重症病人过程中常遇到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需要更多针对CRT处理策略等相关研究的开展。

故事与启发

张茂教授回忆研究的最初想法,是来自于2012年左右在EICU日常的床旁超声评估中,偶然发现1例危重患者颈内静脉导管周围有血栓形成。当时对这个问题还相当纠结:需要抗凝吧?是否要拔除导管?什么时候拔除导管合适?拔除导管时血栓是否会脱落导致肺栓塞?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的指南,发现还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也导致一直不敢拔除导管,直至抗凝时间较长、血栓变小后才拔。后续在临床中继续关注该现象,发现并不少见,而关键是对如何处理该问题没有明确的规范可遵循。基于这个出发点,团队在2015年左右开始设计临床研究的方案并在2016年开始实施,得到鲁勤教授的大力指导帮助,克服了不少困难和困惑,最终得以完成并总结成文发表。DUCT研究带来的启发是:要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找到明确的答案是临床研究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路径,还有团队的通力合作。

作者介绍


鲁勤.png

通讯作者

鲁勤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急诊医学科学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重症医学,机械通气,感染及创伤。曾多年作为临床科研负责人就职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附属皮提耶-萨培提黑(Pitie-Salpetriere) 医院麻醉重症科综合ICU,目前担任世界急诊医学杂志(World J Emerg Med)常务副总编。

张茂.png

第一作者

张茂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急诊学科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严重创伤、心肺脑复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和5G急救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省重点研发等主要项目15项,发表论文31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Lancet Glob Health、Intens Care Med、ACS Nano等发表SCI论文67篇,主译/主编著作10本。获国家专利21项、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奖4项,获国之名医、王正国创伤医学突出贡献奖,为省151人才第一层次、省卫生领军人才。

吴春双.png

第一作者

吴春双

医学博士,住院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急危重症超声及创新技术研究,2019年赴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超声研究及转化实验室(CURT)联合培养1年。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0篇(第一作者4篇);核心期刊12篇。


团队介绍


浙二急诊团队.p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国内首批成立的急诊科之一,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发起单位和成立地,是第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承建首批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一直居专科排行榜全国前5。学科以严重创伤综合救治、心肺脑复苏、5G急救为特色。承办《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主办《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Q2)。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五届主委、现任副主委单位,是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省急诊质控中心、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严重创伤与烧伤重点实验室、省创伤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挂靠学科。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