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AI时代来了,IBD疾病管理会有哪些变化?

2025-02-2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image.png


银装素裹聚柏林,医道新章护肠安。柏林是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典范,柏林墙和博物馆等历史遗迹承载着过往,而这座城市在不断地反思与创造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我有幸第一次实地参加ECCO会议,8000多人的大会场壮观而炫酷,感受到了IBD领域学术交流的热烈氛围。


时光荏苒,回首2009年初次踏上欧洲,那时的我是法国南锡大学医学院的交流实习生,而南锡正是溃疡性结肠炎Nancy病理评分的发源地。如今,我再次来到德国,身份已转变为一名IBD医生。这十年间,IBD的诊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AI时代的到来,为IBD诊疗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AI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即将重塑IBD的诊疗模式,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大会开幕首日的课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场演讲。



1

AI 在未来IBD诊断和评分中的作用

上午ECCO - AOCC 论坛上,来自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的E.S.Kim Daegu教授带来了关于“AI 在未来IBD诊断和评分中的作用”的精彩讲座,引发热烈讨论。


他指出,AI的应用可以帮助IBD诊断和鉴别诊断,其深度学习模式在IBD内镜、组织病理和影像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弥补目前IBD内镜评分存在耗时低效、主观性强的不足。在CD方面,AI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小肠CTE图像准确评估患者肠道的严重程度,并预测CD手术的发生风险。


而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便照片是AI学习较好的数据源。因此,Daegu教授团队利用AI标准化粪便识别和转化系统,动态识别患者用智能手机拍摄的粪便照片,分析粪便外观并转化为数据,并与内镜疾病活动度评分等临床参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设计了2个部分:第1部分算法开发阶段,纳入了320例在2021—2022年接受内镜检查的UC患者,前瞻性采集了2463 张粪便图片,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进行分析;第2部分算法测试阶段,纳入143例计划接受内镜检查的UC患者,最终126例UC患者采集了1047 张粪便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粪便照片来源的AI模型优于症状评分,与内镜严重度显著相关;且在预测内镜活动方面的表现与粪钙卫蛋白无显著差异。研究通过AI定义的疾病活动患者8月随访中的疾病复发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另外,本研究的期中分析提示该模型可以预测UC患者治疗应答以及1年复发风险。该研究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AI和智能手机可能成为IBD患者主动疾病监测的良好工具,粪便照片评估缓解有望成为UC疾病管理中正式的治疗目标。



2

Dr. Google, ChatGPT: 有害还是有益?


下午的主会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Shomron Ben- horin教授压轴登场,带来了“Dr. Google, ChatGPT: 有害还是有益?”的演讲。AI正彻底改变我们诊断和治疗IBD患者的方式,但AI的使用既面临挑战也存在风险。


Shomron教授结合自己与不同AI软件临床实践的互动实例,以生动有趣的演讲向大家展示了AI软件可能会提供虚假信息,和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的信息。IBD医生需要结合临床经验综合辩证地判断。



总体来说,AI在IBD领域3个方面展现出应用机遇: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优化治疗方案(药物调整和监测疗效),赋能患者(个体化教育和支持)


首先,AI能够协助医生初步快速地对患者疾病分类和诊断,但不能完全代替专家,我们需要对AI适合的任务进行选择。经过大量图片训练后的 AI,在内镜分型方面可达到与内镜专家相当的诊断水平。有研究在急诊室应用AI对急性UC患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其结果与消化科专家分析结果一致,但对于需要住院的中度患者,AI尚无法做出决定。另一项研究比较分析了IBD专家、普通医生以及3种大型语言模型(LLM)对 20位IBD病例蒙特利尔分型的一致性差异,发现AI软件在IBD诊断分型上与IBD专家和医生仍存在显著差异,而3种软件的诊断效能方面,ChatGPT 4最优,提示我们需要对AI软件的进行甄别和选择。


其次,AI利于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提供强大的研究支持。统计表明,目前50% 的研究会用到AI。有学者利用大数据平台和AI分析软件预测出IBD的潜在治疗分子靶点,具有黏膜屏障修复以及免疫调节功能。AI还能帮助撰写和润色学术论文,但需要作者认真核查和校对,避免低级错误。


再者,AI特别适合用于IBD患者教育和随访,AI可以扮演模拟医生的声音,与患者对话沟通,非常易于操作且生动有趣。


然而,AI的使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能存在偏倚、缺乏透明度以及过分依赖等不足。数据隐私及安全性也是值得思考的伦理问题


总之,ChatGPT、DeepSeek、Kimi等人工智能软件为IBD诊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就在德国开会期间,杭州已经出现自动加油系统,我们感慨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为可持续化维持缓解服务,是当代的IBD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和机遇。美国医学会主席Prof. Jesse Ehrenfeld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代替医生,但精通AI使用的医生会替代不会使用AI的医生。


未来已来,大家是否准备好了?




本文作者

余乔,浙大二院消化内科,博士,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CCCF医生,炎症性肠病MDT团队成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黎介寿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等项目,发表IBD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编辑:叶子

图片:ECCO




来源: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