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平时没感觉,一查肿瘤竟比鸡蛋大!?这类人群建议定期做该项检查

2025-07-19作者:论坛报马山资讯
非原创
CASE

64 岁的王阿姨(化名)因急性胆囊炎住院,进行全腹部CT检查时,意外发现胃贲门部有一个5.8cm×3.5cm的肿块,考虑为间质瘤或平滑肌瘤。这一消息让王阿姨及家人忧心忡忡,他们赶紧向浙大二院胃肠外科金晓立副主任医师求助。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王阿姨的肿瘤位置特殊,体积较大,表面有破溃,情况复杂。再加上她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也可能需要后续手术,这让他们十分焦虑。胃肠外科迅速与王良静教授团队联合,展开多学科会诊(MDT),共同为王阿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经过胃镜、超声内镜(EUS)、增强CT等一系列详细检查,专家们分析:肿瘤形态不规则,起源于胃的固有肌层,尽管体积庞大,但主要位于胃腔内。


面对王阿姨的病情,是选择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全胃,还是尝试微创内镜下手术?王阿姨及其家人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接受内镜下全层肿瘤切除术(EFTR),以期减少创伤并加速康复。


手术由王良静副院长、叶俊主任医师、楼国春副主任医师操刀(下图),在胃肠外科和麻醉手术部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手术过程精细且高效。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通过胃镜完整切除了肿瘤,切下肿物大小约10cm×4cm,并用钛夹对创面进行“缝合”,有效防止了穿孔、出血等风险。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术后,王阿姨恢复良好,不仅胃功能得到了保留,还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


“神秘”又“狡猾”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不知道,我们的消化道壁里藏着一种“隐匿病灶”——黏膜下肿瘤(SMT)。它们像“地道战”一样潜伏在黏膜深层,可能是平滑肌瘤、间质瘤等,早期毫无症状,往往在胃肠镜检查时偶然被发现。

01
如何揪出这些“潜伏者”

胃肠镜“初筛”:就像用探照灯扫描,发现黏膜异常隆起。

超声内镜(EUS):给肿瘤做"B超",看清它的老巢和内部结构。

CT/磁共振:侦查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02
SMT“战术手册”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23)指出:没有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使用内镜技术可以完整切除、残留和复发风险低的病变,有治疗必要的均适合进行内镜下切除。


对王阿姨来说,EFTR手术的成功实施,既能精准消灭肿瘤,又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胃切除风险,能最大限度保护器官功能。当然,具体方案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专家共同决策。


王良静教授表示,内镜切除巨大黏膜下肿瘤就像"刀尖上跳舞",需要术者具备高超技术和强大心理素质。这类手术虽然创伤小,但存在穿孔、出血等风险,必须由专业团队操作。

03
健康小贴士

定期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早癌和SMT的关键!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将胃肠镜纳入体检项目。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将"隐形杀手"扼杀在摇篮里。

文字:消化内科 王瑜琪

审核:陈国忠 王良静 方序 王彩花 叶俊

来源:浙大二院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