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了解肿瘤患者相关急症的诊断与处理——血液系统急症丨实用技能

2025-10-05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肿瘤急症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的浸润、压迫、转移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常见肿瘤本身引起的急症有肿瘤压迫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颈部肿瘤压迫导致的急性呼吸困难、出血、穿孔(例如消化道穿孔)、肿瘤导致的发热和感染、疼痛、代谢危象(高钙血症、低钠血症)等。


肿瘤患者急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可发生在肿瘤的各个阶段。对于早中期患者,这些急症如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不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也为以后的治疗争取了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肿瘤进展并发症多,往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时要权衡利弊,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



在此,本文将介绍“肿瘤相关急症——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处理与基本治疗方案。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


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是基础检查,白细胞计数是诊断依据,并应行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血培养推荐同时行两套血培养检查:存在中心静脉置管(CVC),血标本从CVC管腔采集和外周静脉采集;无CVC,应采集不同部位静脉两套血标本培养。


危险性评估

1、低危患者

中性粒细胞减少预计7天内消失,无活动性合并症,肝肾功能正常或损害较轻且稳定。


2、高危患者

患预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7天,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口腔或胃肠道黏膜炎(吞咽困难/腹泻)、腹部或肛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6次/天)、神经系统和(或)精神状态改变、导管感染、有新的肺浸润病灶和低氧血症或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肝功能损害(转氨酶>5倍正常上限值)、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 ml/min)。


治疗

1、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  

低危患者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推荐联合口服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也可单用左氧氟沙星


高危患者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一般抗菌谱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覆盖G-杆菌的半合成青霉素、三代或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单药或联合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48至72小时后根据治疗反应和细菌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的调整  

治疗后,若患者体温逐渐降低,症状或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更换抗菌药物;


若病原体仍未明确,按原方案继续治疗;


若病原体已明确,按病因给予治疗;


若患者仍持续或间歇性发热,症状或体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血培养持续阳性,考虑是否更换抗生素;


若未能证实病原体,广谱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须给足疗程,防止二重感染。


3、真菌感染的应对策略  

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4~7天后,仍持续或反复发热和预计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10天的患者,应考虑真菌感染,建议加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用于不明原因发热;卡泊芬净氟康唑多用于小肠结肠炎和(或)胃肠道念珠菌定殖患者;伏立康唑用于存在肺部浸润和(或)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呈阳性的患者。脂质体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多用于临床状况不稳定患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