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争议

2024-05-29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资讯
非原创

image.png



我国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IT)期患者基数较大,约1 584万例[1]。“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观点。关于IT期的定义、诊断和治疗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专家认为免疫耐受期患者肝脏免疫微环境稳定,疾病进展可能小,且治疗效果不佳,对延长生存期未见明显获益,不建议启动抗病毒治疗;而另有学者认为IT期患者肝脏仍存在炎症损伤,有疾病进展风险,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对于减缓疾病进展、减少感染患者数量、抑制HBV的全球传播有很大获益。鉴于目前仍存争议,本文就现有研究对CHB患者IT期的定义、IT期治疗的不同观点作汇总对比,并基于既往文献进行初步系统分析。





"
胡林慧, 王艳 . 免疫耐受期 HBV 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争议[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 40(5): 875-879. DOI:  10.12449/JCH240505.
"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