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个小时的手术,手术团队完全彻底地从张女士静脉血管内摘出了80厘米的肿瘤。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次突然的头晕倒地后,张女士被查出下腔静脉血管里“藏”有一个80 cm长的肿瘤,该肿瘤像爬墙虎一样,沿下腔静脉野蛮生长,一路从子宫闯入到了右心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接诊张女士后,迅速组织血管外科、心脏外科、器官移植科、妇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和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协同攻关,分两期手术,最终将这一超长罕见的血管内平滑肌瘤“连根拔起”。
中山一院血管外科主任常光其教授提醒,血管内平滑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堵塞血管后也会造成严重影响。下腔静脉平滑肌瘤与雌激素有关,多见于30~50岁、有生育史的女性。近一年半来,中山一院已治疗了4例相关病例。
专家提醒,有类似症状的女性可以做胸腹部主动脉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全身CT,以便及早发现和诊治。
血管里长出“爬山虎”肿瘤
向上攀长到心房
家在潮汕地区的张女士今年47岁,平时一直身体健康,然而2021年7月份时,她在去市场的路上突然出现了头晕、冒汗的症状,晕倒在地后被送到了当地医院。经医生检查,原来张女士的下腔静脉里长满了肿瘤。
▲CT显示,张女士的下腔静脉里长满了肿瘤
下腔静脉是体内最大的静脉主干,一旦“堵塞”,会影响下肢、盆腔和腹部血运,而要完整取出血管里的肿物,难度极大,风险极高,一有不慎,脱落的肿物可能变成栓子,随血液漂至肺部,引起可致命的肺栓塞。
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张女士来到了中山一院求医。接诊的中山一院血管外科团队检查发现,张女士患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和右侧卵巢肿物,肿瘤沿着髂内静脉和卵巢静脉向上生长进入到下腔静脉,并沿着下腔静脉一路向上蔓延到右心房,几乎堵住血管入口,是典型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
“这个肿瘤就像在血管里长的‘爬山虎’,顺着静脉血液回流的方向往心脏生长,可能已经长了很多年,粗的地方已经把血管的四分之三都堵住了。”常光其教授说。
中山一院妇科沈宏伟副教授指出,下腔静脉平滑肌瘤是来源于女性生殖器官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和原发病灶。
第一期手术:
心脏不停跳取出右心房肿瘤
由于病情复杂,肿瘤范围广,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都极高,为制定安全、有效且可行的手术方案,中山一院血管外科联合心脏外科、肝移植科、妇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和医学影像科等相关专科组织了多学科讨论。
“我们考虑到如果一次性完成取瘤手术,时间可能长达十多个小时,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很大。”常光其教授介绍 ,多学科团队最终制定了缜密的治疗方案,决定分两期手术将肿瘤连根拔起。
第一期手术由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团队完成,他们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不停跳切开右心房,成功取出右心房的肿瘤。长在右心房处的肿瘤比较粗,影响了静脉血回流到心房,这很可能就是引起张女士晕倒的原因。
第二期手术:
奋战六小时“抽”出80厘米肿瘤
经过一个月的短暂康复后,张女士转入到血管外科准备进行第二期的手术。
“虽然肿瘤生长到右心房的部分已被切除,但是肿瘤的残端仍然漂浮在右心房入口附近的下腔静脉,如术中不注意,肿瘤就会随时脱落栓塞肺动脉而产生致命性的后果。”常光其教授介绍。“此外,下腔静脉肝后段位置深,难以暴露,切除生长于此部分的肿瘤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由于第二期手术的难度更大、风险更高,中山一院血管外科再次组织了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第二期手术定在2021年9月27日,由常光其教授主刀。按照计划,他首先暴露肝下段的下腔静脉和双侧肾静脉,然后由器官移植科朱晓峰教授暴露肝后段和肝上段的下腔静脉,打开膈肌脚显露出右心房入口。
在此期间,麻醉科杨璐副教授、袁宝龙副教授放置了经食道心脏超声,密切监视着肿瘤的一举一动。同时,体外循环科荣健教授也做好了准备,一旦发生肿瘤脱落,随时开启体外循环。
一切准备就绪后,常光其教授和王冕副教授依次切开了下腔静脉和右髂静脉,完整取出了下腔静脉及髂静脉内的肿瘤,并将长满肿瘤的右侧卵巢静脉切除。
最后,由妇科沈宏伟副教授上台将子宫及卵巢的原发病灶完整切除。沈宏伟副教授表示,患者的肿瘤“病根”是在子宫,将子宫及卵巢的原发病灶完整切除才能降低复发风险。
▲经过六个小时的手术,手术团队完全彻底地从张女士静脉血管内摘出了80厘米的肿瘤。
经过紧张的6小时团队奋战,多学科专家以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顺利完成了手术。经测量,从患者静脉内取出的肿瘤长度达到80 cm。
▲术后复查CT未见肿瘤残留
事件来源:广州电视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