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标志
1、转氨酶:血清转氨酶主要有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富含这两种酶,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其所释放的转氨酶即足以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1倍;在肝内,转氨酶主要含于肝细胞内,胞内/外酶活性为5000/1。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肝内酶释放入血,引起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迄今为止,血清转氨酶测定仍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标准试验。但在判断结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各种肝病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但大于正常10倍的血清转氨酶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休克时肝缺氧和急性右心衰竭时肝淤血。
② 在急性肝病时,血清转氨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不成比例。现认为,肝病时转氨酶升高除由于酶从坏死的肝细胞释放外,还由于残存的肝细胞过度生成转氨酶。典型肝炎时,肝损害以肝细胞变性为主,大量未坏死的肝细胞过量生成转氨酶,导致血清中酶水平显著升高,而重症肝炎时,肝细胞坏死殆尽,无能力生成转氨酶,以致血清中酶水平无显著升高。
③ 慢性肝病时,转氨酶水平反映了疾病的活动性。如果转氨酶高于正常10倍同时伴球蛋白升高1倍,且持续8周以上,几乎可肯定为慢性活动性肝病。
④ 胆系疾病时转氨酶也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的8倍。少数胆总管结石患者,转氨酶可高达正常10倍以上,但24~48h后即大幅度下降或降至正常范围。
⑤ 酒精性肝病时转氨酶轻度升高,此可能与酒精耗竭了作为ALT辅酶的吡哆醛有关。
为了提高血清转氨酶测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进一步测定:
①AST/ALT比值。在肝细胞内ALT主要分布于胞浆水溶相中,而AST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少数分布于水溶相。当肝细胞变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从细胞内逸出的主要是ALT,而当肝细胞严重病变、坏死时,线粒体内AST便释放出血。轻型肝炎时AST/ALT比例下降,重症肝炎时比值上升,因此测定该比值可作为判断肝损害严重度的指标。但肝硬化和肝癌时此值也上升,原因不明。
②测定AST同工酶。线粒体AST(ASTm)明显升高反映肝损害严重。
2、腺苷脱氢酶(ADA):肝内该酶主要活力上升,对于反映急性肝损害,该酶与转氨酶相似。
但血清ADA测定有转氨酶不具备的优点:
① 临床上发现急性肝炎恢复期,ADA升高的阳性率高于转氨酶,提示反映肝炎的残余病变方面较后者为优。这可能由于ADA分子较转氨酶小,在肝细胞病变较轻时比转氨酶更易通过组织-血液屏障进入血中;
② 慢性肝病尤其肝硬化ADA阳性率高于转氨酶;
③ 阻塞性黄疸时,ADA正常,故有助于鉴别黄疸。
3、乳酸脱氢酶(LDH):肝病时血清LDH升高,但其敏感性远逊于转氨酶,且许多肝外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溶血时也升高,故对肝病缺乏特异性。就肝病而言,LDH测定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同工酶。LDH共有5种同工酶:LDH 1~5,其中LDH1主要存在于心肌内,LDH5主要存在于横纹肌和肝内。正常人血清LDH2>LDH1>LDH3>LDH4>LDH5,心肌病变时LDH升高,LDH1>LDH2,肝病时LDH5升高,LDH5>LDH4。
4、谷氨酸脱氢酶(GDH):该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且仅仅存在于线粒体中,故在理论上测定血清GDH较转氨酶敏感而特异。但GDH升高为时甚短,且升高幅度较转氨酶为小。GDH在肝脏中央小叶内活力比周围肝小叶高1.7倍。酒精性肝病时肝损害主要发生于肝中央小叶,故血清GDH活力可作为反映酒精性肝病的良好指标。
作 者: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徐克成
文章转载自检验医学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