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喘息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常在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出现。数据表明,约34%的儿童在3周岁前出现过至少1次喘息,有近一半儿童在6岁前会出现喘息。
为规范管理儿童喘息性疾病及其用药,专家组制定了《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
儿童喘息主要表现为呼吸过程中发出持续、粗糙、高调的声音,是由于气体通过狭窄的气道形成湍流而产生的。
引起儿童喘息的常见原因包括哮喘、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气管及支气管发育异常和异物等等。
与喘息发生和治疗相关的受体主要有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胆碱能受体。激活β2受体或是阻断胆碱能M受体的目的就是舒张支气管,清除导致气管狭窄的因素,保证气体能顺利通过气道!
对于儿童用药,尽量遵循能口服、外用就不注射用药,能局部用药就不全身用药的原则。吸入给药由于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一般作为儿童喘息疾病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型支气管舒张剂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进一步细分为短效和长效。
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吸入型药物一般选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SAMA)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SABA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药使用,与ICS有协同作用;SAMA一般不单一使用,多与SABA联合用于中重度急性喘息发作的治疗。
喘息性疾病慢性持续期吸入型药物一般选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故用于这一时期的常见药物为LABA与ICS的复合产品,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某些喘息性疾病如哮喘,需要使用吸入型药物较长时间,而这些药物中往往含有激素,因此很多家长出于担心激素的不良反应而擅自减少使用这些药物,导致哮喘反复发作。2018年GINA指出,长期低剂量ICS对儿童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没有显著影响,即使采用ICS治疗7~11年后,哮喘患儿仍可达到正常的成人身高。但我们需要注意吸药后需清水漱口以减少局部不良反应如口腔真菌感染、声嘶等的发生。
由于不同年龄儿童在认知配合和肺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可影响患儿对吸入装置的使用,应根据年龄和掌握能力为患儿选用不同类型的吸入装置。年幼儿童推荐面罩雾化吸入或压力定量型吸入气雾剂加储雾罐进行治疗;4岁以上儿童可采用咬嘴雾化吸入或干粉吸入剂进行治疗。
β2受体激动剂长期用药可形成耐受性,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或使用次数,反复过量使用可导致支气管痉挛,不仅疗效降低,而且可能使喘息加重。
(1)建议使用氧气作为驱动力,氧气流量宜为6~8L/min。
(2)婴幼儿哭闹时吸气短促,会影响吸气效果,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入。如患儿频繁咳嗽,应待呼吸平稳后再开始吸入。
(3)雾化吸入过程中应将患儿安置为坐位或半坐位,切忌置于仰卧位。
(4)使用ICS后需清水漱口或洗脸(使用面罩者)以减少局部不良反应。
(5)一般雾化吸入药液量4~6ml为宜,时间大约为10~15分钟。
(6)雾化吸入前半小时尽量不要进食,避免雾化过程中刺激气道引起呕吐。
作者: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管药师 高艳玲
来源:PSM药盾公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