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孙新苑
近年来,中国人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也明显增加。
根据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结果显示我国35 岁以上成人1/3 有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16.1%、7.8%和4%,较2012 年呈大幅度上升。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甘油三酯(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
降低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 的发病及死亡危险。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发病因素,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冠心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胆固醇合成通常在晚上达到高峰,而各种他汀类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持续时间不同,多数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半衰期较短,选择给药时间至关重要。
为了使药物的血浆峰浓度与达峰时间与胆固醇合成高峰同步,通常推荐患者在夜间或睡前使用半衰期较短的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使有效血药浓度覆盖夜间胆固醇合成的高峰。
但是一些他汀的半衰期和持续时间较长,如新一代的他汀如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可以不强调服用时间。
这些药物比较长的半衰期足够长时间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
另外注意,食物会增加洛伐他汀的吸收,故该药应该随晚餐服用。
来源:xyb药学时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出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