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已于10月24日在马德里落下帷幕,本次大会公布了众多免疫治疗进展,包括在早期、晚期的应用,以及一些联合热门靶点药物的最新数据。早期有CheckMate 77T、RATIONALE-315及KEYNOTE-671等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数据报道更新,晚期在以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联合KRASG12C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ADC类药物等,也有较多研究数据公布。本报特别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倪云峰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张永昌教授针对本次ESMO公布的数据进行学术分享及观点交流。讨论会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主持。
NSCL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
Q1 本次ESMO公布了CheckMate 77T、RATIONALE-315的研究结果及KEYNOTE-671的OS结果,随着越来越多围术期免疫治疗数据的报道,您是如何看待”夹心饼”模式在临床中的运用价值及前景?
Q2 本次2023ESMO首次公布的夹心饼干模式围术期OS阳性结果,请您简要阐述这一OS阳性结果对中国患者的价值?
圆桌讨论视频
倪云峰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CheckMate 816研究主要终点为pCR与EFS,使用3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CheckMate 77T和CheckMate 816可以说是姊妹研究,CheckMate 77T采用夹心饼设计,使用4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术前术后剂量不一致,研究的主要终点是EFS。RATIONALE-315采用MPR和EFS双终点,使用3-4周期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术后继续进行8周期的免疫辅助治疗,剂量翻倍。可能跟国情有关系,腺癌要做基因检测,患者依从性差,而鳞癌基本不用测。所以RATIONALE-315入组了很多男性,鳞癌,吸烟患者,而鳞癌病理缓解率高于腺癌。但需要注意的是,pCR结果受病理医生评估标准、切片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MPR,10% cutoff值。相对于pCR是更难界定的, 不好评估。所以研究之间不能通过pCR、MPR比较疗效。
KEYNOTE-671采用新辅助+辅助的夹心饼设计,EFS和OS双终点设计,没有将pCR作为研究终点。使用4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且术前术后剂量一致。KEYNOTE-671是目前围手术期中唯一一个以OS为终点且做出阳性结果的早期研究,入组人群和统计学设计都很科学,数据的确凿性来说更夯实,这为临床应用增加了有力的证据。
夹心饼模式会不会带来更好的疗效?新辅助治疗的效果是肯定的,免疫治疗和TKI的获益不一样,免疫治疗非常适合新辅助治疗。但是达到pCR的患者,还需不需要术后免疫治疗呢?从目前的KEYNOTE-671、CheckMate 77T数据来看,辅助免疫治疗都是获益的。但是获益程度应该分人群而议,应该分析术后病理切片,是否是免疫排斥型的,病理证实是否能从免疫治疗获益。患者可以进行PD-L1染色,腺癌患者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以判断患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术后治疗。但是对于那些术后无法判断可能获益类型的患者,夹心饼疗法会更好。
王慧娟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目前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有三种模式,即单纯新辅助、单纯辅助和夹心饼模式。单纯辅助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有IMpower010和KEYNOTE-091,单纯新辅助治疗有CheckMate 816,夹心饼模式有很多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从CheckMate 816研究中可以看到,达到pCR的人群,术后复发率非常低,EFS率很高,所以夹心饼模式的优势人群应该是未达到pCR的人群。
这些夹心饼模式的研究虽然都取得了阳性结果,但是每个研究的设计不同,比如KEYNOTE-671采用EFS和OS双主要研究终点,CheckMate 77T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是EFS。RATIONALE-315则将MPR和EF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所以在解读这些研究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去进行横向对比。
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应用毋庸置疑,辅助免疫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术后标本分析。应该明确,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之后没有达到pCR的患者是治疗时间不够,还是根本就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夹心饼模式如果未来成为围手术期的一个标准治疗模式的话,在给患者做个体化的选择的时候,需要去进一步地思考以及优化策略,让真正能够从这种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得到最大的获益。
从目前来看的话,KEYNOTE-671研究所公布的结果是非常圆满的,EFS和OS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数据,尤其是OS。在针对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我们非常看重OS的结果,但其实对于早期NSCLC患者,OS更加重要。因为对于早期NSCLC患者来说,OS可能就意味着治愈,患者疾病在未来不会复发,能够让其回归社会变成一个正常人。所以我认为OS作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主要终点的设立,相比晚期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储天晴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倪教授和王教授分别从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角度分享了他们的观点,两位教授的观点特别中肯且符合临床实践。夹心饼模式未来可能会成为围手术期的实践标准。夹心饼模式现在争论点在于,是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这么长时间的辅助治疗?在KEYNOTE-671中,非pCR的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术后免疫辅助治疗对比安慰剂组具有显著的生存获益。这是不是说明,新辅助免疫治疗后non-pCR的患者可能更需要术后辅助治疗,而达到pCR的患者可能是那部分不需要长时间接受辅助治疗的人群。不过患者是否真的达到了pCR有待于病理诊断规范的提高、ctDNA等更精确的biomaker的发展,来帮助我们找出适合夹心饼模式的患者。KEYNOTE-671的OS阳性结果非常鼓舞人心,特别是对于围手术期患者来说,OS几乎等同于治愈。
晚期NSCLC治疗及未来展望
Q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晚期NSCLC带来长生存获益,领域内的探索仍在继续。请您谈谈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有哪些疗法有望破局?结合临床经验,谈谈您更看好哪些新联合及新靶点的前景?
Q4 请结合您的临床实践经验,谈谈对于IO 耐药,基因突变(KRAS及EGFRm)患者如何进行更好的全程化管理?
圆桌讨论视频
王慧娟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
以往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大多为传统的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今年我们很惊喜地看到免疫联合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模式。比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KRASG12C抑制剂Adagrasib一线治疗伴随KRASG12C突变的晚期NSCLC,在PD-L1 TPS≥50%的人群有效率超过60%,且不良反应可控。在不久前美国FDA举行的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会议中,专家组就KRASG12C抑制剂Sotorasib是否可以从加速批准转为完全批准进行讨论,会议最后,专家组以2票赞同,10票反对的结果,认为Sotorasib的III期验证临床CodeBreaK 200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无法被可靠地解释。这个结果让大家对KRASG12C抑制剂这一充满希望的药物充满担心。然而帕博利珠单抗和Adagrasib的联合让我们重新燃起信心。另外也看到SAPPHIRE研究的阴性结果,Sitravatini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IO经治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提示我们对于这种免疫治疗耐药的患者,治疗模式和研究设计的选择都需要非常谨慎。关于EGFR突变的人群,IMpower150模式在TKI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中显示获益,但是IMpower151研究中,免疫联合似乎没有优于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又陷入了一个问题,EGFR突变耐药之后的患者,免疫治疗还要不要用?如何去用?我个人觉得,可能我们未来需要更多的探索EGFR突变的耐药机制,找出可能从现有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联合抗血管治疗方案中获益的人群。今年也有非常多关于ADC药物的报道,在这个领域里面,最热门的三个靶点是TROP2、HER2、HER3,有非常多的研究围绕它们开展,也看到了一些不错的数据。ADC作为一个精准打击的药物和免疫治疗联合,可能这种模式是最容易产生疗效的,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让人鼓舞的结果。
储天晴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今年在很多大会上都看到ADC药物在肺癌领域崭露头角,以往我们看到的都是ADC药物单药数据,如今看到越来越多的联合治疗研究。之前比较担心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但从目前数据来看在可控范围内。比如说Dato-DXd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的系列研究,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在PD-L1表达更高的患者中。ADC药物领域很多Ⅲ期研究正在开展中,非常有前景。对于TKI耐药的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免疫联合多靶点TKI探索也是未来的方向,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经在多线治疗及研究中证实了,但是IMpower151没有做出阳性结果,可能是因为研究入组的耐药人群特别多、化疗方案不局限于紫杉醇还包含培美曲塞。不过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讯息,对于EGFR-TKI治疗耐药的患者,还需要细分人群,可能脑转移的患者、一代/二代/三代TKI治疗后免疫微环境的改变都不同,这个领域还值得深挖。KRASG12C抑制剂领域的探索较曲折,无论是KRASG12C抑制剂单药还是联合免疫治疗,疗效都不尽如人意。因此KRAS突变患者目前的一线治疗依然是免疫治疗和化疗,希望KRASG12C抑制剂能早日打破瓶颈,改变现状。对于免疫耐药,多是针对某一个耐药的位点进行尝试。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像EGFR T790M一样广谱的耐药机制。免疫耐药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相对而言,会更多地去考虑联合治疗来克服耐药,延长耐药时间,比如联合多靶点抗血管药物,联合新型药物等等。
张永昌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第一,把最好的药用在最前面,特别在一些联合治疗策略上。比如将针对新靶点的药物与现在的标准治疗方案联合,在AE可控的基础上提高缓解率。第二,是在这个基础上,介入更积极的局部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消融、冷冻等。这些局部治疗策略一方面可以减轻肿瘤负荷,提高局部控制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免疫治疗全身起效。 第三,绝不轻易放弃任何一种有用的药物。在疾病进展的时候,针对超进展、寡进展、广泛进展,局部进展等不同的模式,给予相应的治疗策略,让患者能够更多地暴露在有效的药物治疗策略之下。今年几个大会上对于ADC药物进行了众多数据的披露,一线和后线都表现出可观的疗效。
IO耐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难点。可以说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免疫治疗也是一样,最好的药要用在前面,优化联合治疗策略。今年的大会上报道了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IO 耐药晚期NSCLC,ORR为20%,不过AE发生率较高;而Sitravatini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IO经治非鳞NSCLC患者并未取得成功。此外,要寻找特异性的标志物。通过多色荧光以及多组学的方式,通过液体活检去寻找更好的标志物来优化全程管理。对于IO治疗有效的患者,应该积极的用药,对于那种明确可能不会有获益的患者,尽可能地切换到其他的治疗方式。而且,还需要在耐药机制上进行更多的探索,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最后一点,可以采用一些新的细胞免疫治疗的策略来逆转耐药,如基因编辑、溶瘤病毒、疫苗等。
储天晴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肿瘤临床转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中华肺癌学院执行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部肿瘤慢性病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专委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老年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免疫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
泛长三角胸部肿瘤联盟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常委
CSCO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执笔人
倪云峰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腔外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陕西省保健协会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省级课题
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王慧娟 教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 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学交流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永昌 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博导,肺胃肠内科副主任/ECTC 副主任
国家优青(肿瘤学领域,2022年)
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青年科技奖
十一届湖南省青年科学家奖、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
省委组织部“湖湘青年英才”、长沙市十大杰出青年
湖南省人才托举工程“年轻优秀科技人才”
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医生”(2023年)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 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主委
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委会 副主委
围绕肺癌靶向及免疫耐药的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在J Thorac Oncol. J Natl Cancer Inst. Innovation, Oncogene, Eur J Cancer, JAMA Network Open, BMC Med. NPJ Precis Oncol. J Clin Oncol, Lancet Oncol发表多篇学术成果。
声明:
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请勿随意转发或转载。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审批号:MI-PD1-5143-CN
Expiration Date:2024-10-3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