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主要具有代谢、解毒、分泌和排泄胆汁、血液净化及储备、免疫、凝血等多种功能和作用。在临床上,及时准确的了解肝功能对患者治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肝功能检查结果怎么看以及肿瘤患者肝功能异常怎么办这两个问题。
一、肝功能检查结果怎么看?
大家拿到的肝功能报告单一般会有很多指标,不同的指标都能反映肝脏不同的功能状态。
反应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转氨酶:包括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是肝细胞损伤最为敏感的指标。当肝细胞受损失,AST/ALT会从损伤的肝细胞中释放入血,导致数值升高。
其中,AST存在于肝细胞的胞浆(20%)和线粒体(80%)中(也有部分分布在心肌、骨骼肌细胞中),而ALT则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
因此,肝细胞损伤时:ALT更明显且更具特异性,AST升高则提示更严重的肝损伤或伴/不伴心脏、肌肉的病变(非肝因素)可能——即单纯AL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存在,ALT+AST同时升高提示较严重的肝损伤可能,单纯AST升高需要排除心脏、肌肉等非肝因素。
反应胆汁代谢的指标:胆红素是反映肝脏胆汁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
·间接胆红素:又称未结合胆红素,是红细胞衰老后,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形成的代谢产物,因其未经肝脏加工而不具备水溶性,无法通过肾脏直接排出体外。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加工后形成的可溶于水的代谢产物。
·总胆红素:间接与直接胆红素之和。
三种指标的升高都可以反映肝脏胆汁代谢功能障碍,表现出黄疸的症状(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见于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见于胆管梗阻、肝细胞性黄疸。
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肝脏合成功能主要表现在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合成两方面。
·白蛋白(ALB):肝脏合成功能障碍时,白蛋白水平下降,特别是肿瘤患者,长期的慢性消耗本身就可能存在蛋白原料摄入不足的问题,再加上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可能出现严重的低蛋白血症,甚至导致水肿、腹水等情况。
·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这两个指标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也可以在凝血功能中检查。当肝功能受损失时,PT延长,INR升高,患者的出血风险增加。
以上是肝功能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也是直接提示肝细胞或功能受损的标志物;除此之外,如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等,通常作为评估肝细胞/功能损伤的辅助性指标,其异常需要以上几项主要指标来综合判断原因。
二、肿瘤患者肝功能异常怎么办?
由于肝脏是我们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抗肿瘤药物在此处的聚集和代谢就难免导致肝损伤。数据显示:抗肿瘤治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比例大约为10%~25%,其中绝大多数是轻度且可逆的,约5%~10%会发展成为慢性肝损伤(不可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抗肿瘤治疗;还有约10%出现急性肝衰竭,需要进行肝移植或者死亡。因此,肿瘤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明确肝功能异常原因
·肿瘤直接导致:如肝脏原发/转移瘤或邻近肿瘤侵犯、压迫肝组织,直接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
·治疗相关肝损伤:如药物性肝损害(化疗相关性肝损伤、免疫相关性肝损伤等)、放射性肝损伤等。
·其他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
主要是通过病史采集(如有无乙肝接触、嗜酒等)、影像学检查(腹部CT、肝脏MRI、彩超等)或者病理学检查(如肝穿刺活检)等来明确病因。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可以在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后继续抗肿瘤治疗。
评估肝损伤的严重程度
·轻度:血清转氨酶(ALT、AST)和/或碱性磷酸酶(ALP)呈可恢复性升高,但血清总胆红素(TBIL)﹤2.5 mg/dL,没有凝血障碍(INR﹤1.5)。
·中度:血清转氨酶(ALT、AST)和/或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伴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TBIL≥2.5 mg/dL,或无高胆红素血症但有凝血障碍(INR≥1.5)。
·重度:血清转氨酶(ALT、AST)和/或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伴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TBIL≥5 mg/dL和/或INR≥1.5,并因药物性肝损伤需要住院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急性肝衰竭:血清转氨酶(ALT、AST)和/或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伴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TBIL≥10 mg/dL或每日上升≥1 mg/dL,INR≥2.0或凝血酶原活动度﹤40%,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腹水或肝性脑病、因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致命:导致患者死亡或需要肝移植。
判断是否停止抗肿瘤治疗
·轻度肝损伤:由于肝损程度较轻(通常ALT升高不超过正常值4倍),应该严密监测肝功能(每周一次)、寻找病因并积极改善肝功能,可以在加用保肝药物的基础上继续原抗肿瘤方案;
·中度肝损伤:如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或由下降为轻度,则可以继续抗肿瘤治疗,但需要及时调整抗肿瘤药物剂量或方案;如肝功能短期内无法恢复,则考虑中断抗肿瘤治疗。
·重度肝损伤:立即中断抗肿瘤治疗,积极住院进行保肝治疗;即使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也不建议继续原方案抗肿瘤治疗。
·急性肝衰竭或致死性肝损伤:立即停止抗肿瘤,积极保肝并考虑肝移植。
二、肿瘤患者肝功能异常怎么办?
定期监测肝功能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肝功能是了解肝损伤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抗肿瘤治疗期间,治疗前后复查肝功能对指导后续抗肿瘤治疗有很大意义。
日常生活干预
我们都知道,吸烟、饮酒、熬夜对肝不好,所以一定要注意规律作息、不熬夜、戒烟戒酒、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另外,中医说“怒伤肝”,少生气、保持情绪舒畅也是养肝护肝的好方法。
遵医嘱用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很多药物都有肝毒性,如一些止痛药、感冒药、抗生素等,千万不要随便乱吃、也别乱吃保健品,如有必要,一定要在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抗肿瘤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但绝大多数都预后良好,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轻视!一定要提高自我认识、定期复查、加强医患沟通、及时诊疗,才能保证更好地生活质量和最优的抗肿瘤效果。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