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快速和准确地诊断并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临床诊断消化道真菌感染主要根据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病程中有发热、黏液便,部分伴有口腔真菌感染,抗生素治疗后无效或病情反而加重,粪便镜检(连续2次以上)见有大量菌丝和孢子有诊断意义,若粪便培养连续3次为同一菌种,结合临床可以确诊。但因为有些真菌属于人肠道内正常菌群,而且真菌污染问题广泛存在,所以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有限,有时需结合肠镜活检结果综合判断。病理活检切片中发现真菌孢子和菌丝是侵袭性肠炎的直接证据,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除了镜检、培养等检查手段,血清学检测也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之一,主要有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隐球菌抗原检测等。曲霉在组织生长过程中,会向血液中释放真菌细胞壁的组成部分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所以血液中GM抗原是检测曲霉感染的有效手段。GM试验常在疾病早期即获得阳性结果,在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中,其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 88.2%,是侵袭性曲霉病的早期标志。当念珠菌进入人血液或系统性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从胞壁中释放出1,3-β-D-葡聚糖,从而使血液及体液中1,3-β-D-葡聚糖含量增多。血清G试验连续2次阳性且排除其他原因,或同一部位多次培养阳性或多个部位同时分离出同一种念珠菌即可确诊。另外,甘露聚糖和抗甘露聚糖抗体的检测被认为是特异性检测念珠菌属的方法。该方法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 85%,且阴性预测值也较高(>85%),因此可用于排除感染。而隐球菌病需培养出隐球菌或经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隐球菌来明确诊断。另外,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特异度高,是隐球菌病快速和早期检测的主要手段。
对于疑难病例,常规检查无法诊断,临床不能排除感染者,可以对无菌组织、无菌体液或脑脊液进行聚合酶链反应、二代测序检测。
作者:李倩 王朝霞
内容节选自《儿童消化道真菌感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