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3月21日,“例肝践影-肝癌临床实践交流项目”(以下简称“例肝践影“项目)全国总结会于云端成功举行,肝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会议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唐喆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万广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健国教授的主持下,各位讲者通过理论结合临床实例,多角度深入探讨肝癌综合全程管理策略。本文整理唐喆教授的内容如下。
唐喆教授介绍我国是肝癌大国,且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4.1%,优化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生存是临床迫切的需求。在我国,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多学科综合治疗成为提高中晚期肝癌治疗疗效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例肝践影”项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协办,《肝癌电子杂志》作为项目唯一的学术推广和支持平台,旨在加强我国肝癌诊疗技术的发展,促进肝癌领域诊疗能力提升,让更多患者获益。项目于2020下半年全新启程,在全国范围以临床案例为核心,邀请青年医生对肝癌领域的优秀病例进行分享,并由肝癌领域权威专家犀利点评,以此共同促进学科交流,加速我国肝癌系统治疗进展。“例肝践影”项目以典型病例为基础,通过病例交流和科研转化,发掘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医生,丰富临床循证。项目以规范诊疗为学术核心,聚焦联合治疗大势下晚期肝癌二线选择、肝癌系统治疗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临床思维,推动了规范化诊疗的发展。
唐喆教授还指出,“例肝践影”项目是中国肝癌靶向治疗十余年历程的总结,其基于肝癌靶向治疗取得的良好进展,借助《肝癌电子杂志》这一平台进行认真的总结,为肝癌治疗积累更好的经验,搭建更广阔的肝癌诊疗平台,令更多的患者获益,为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中国肝癌综合治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多学科诊疗能够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结合最新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一体化的全程治疗。而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的联合应用,开启了肝癌治疗的新篇章,也对肝癌多学科诊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拜耳公司伴随着中国肝癌诊疗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率先推出了TKI,也率先提出了肝癌的多学科诊疗方案。
患者男性,53岁,2010年8月确诊为肝癌(CNLC IIb期),AFP阴性,Child-Pugh A级,ECOG 0分,既往乙肝阳性20余年。2010年8月13日手术切除后多次行TACE治疗。于2011年12月30日再次行左肝外科手术切除。2011年8月给予索拉非尼治疗,并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行3次TACE,继续口服索拉非尼维持治疗。
2015年2月复查出现跨期进展(CNLC Ⅱb期→Ⅲ期),随后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并继续口服索拉非尼,期间不定期复查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和转移。2019年8月复查发现肝门区复发伴局限性下腔静脉癌栓,进行MDT会诊决定进行TACE+微波消融+外放疗局部治疗,并于11月给予瑞戈非尼160 mg QD二线治疗,期间出现3级手足综合征,间断停药并减量至120 mg QD。截至2021年1月复查,瑞戈非尼治疗14个月余,仍持续获益。
本例患者接受肝癌综合治疗获益已10年余,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获益9年余,再次印证了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跨期进展,经MDT会诊决定局部治疗联合瑞戈非尼治疗,到末次复查患者已经接受瑞戈非尼治疗14个月,仍在持续获益,实现了临床实践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相呼应,再次证实了瑞戈非尼的疗效。
唐喆教授在总结时指出,“例肝践影”项目推行了MDT临床实践理念,促进了肝癌治疗最新理念的普及。各个参赛团队来自于不同专业,在上述病例的诊疗过程中,通过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与管理,为患者带来了最佳获益,展现出中国肝癌治疗的水平。近些年肝癌靶向治疗发展迅速,最初是由索拉非尼拉开序幕,但在其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许多新药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而瑞戈非尼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自2008年索拉非尼在我国获批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至今,TKI仍是国内外最新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二线治疗的“中坚力量”。
索拉非尼治疗进展后序贯瑞戈非尼是晚期肝癌的二线标准治疗。RESORCE研究中,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晚期HCC,中位OS达10.6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7%,由此奠定了瑞戈非尼晚期肝癌二线标准治疗地位。在中国人群真实世界研究中,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获得了35.3个月的中位OS,2年OS率达74.4%。在安全方面,瑞戈非尼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临床易于管理。REFINE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最常见的瑞戈非尼相关3/4级TEAE为手足综合征 (4%)、腹泻 (2%)、高血压 (2%)、乏力 (2%)。
此后也陆续有其他靶向药物进入肝癌二线,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在靶向药物越来越成熟的今天,药物的选择除了需要考虑疗效和安全性外,也要考虑对后线治疗的影响,做到全程规划,合理安排,争取让所有应用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免疫治疗在肝癌中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肝癌患者中的疗效却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来支撑。
感谢拜耳公司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期待未来各个学科能够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将中国肝癌治疗事业推向新的高地。
(本文由:唐喆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