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抽一管血就能查出癌症”?

2021-09-09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肿瘤化验检查

作者:浙江省肿瘤医院   丁 超

随着健康卫生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平时体检。


但是,体检中存在很多关于癌症领域的误区,最多见的就是“抽一管血就能查出癌症”。


临床上也有很多人会拿着抽血化验的指标来咨询,说某某指标高了,是不是意味着他患癌了……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经历,那么,怎么跟患者解释呢?


所谓“一管血”,指的是“肿瘤标记物”,是血液中的一类蛋白,和癌症相关,大多是癌细胞直接分泌的。


那么就会有人问,肿瘤标记物是癌细胞分泌的,如果升高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患癌了?


其实没那么简单。


肿瘤标记物的确可以由癌细胞能分泌,但是癌细胞本身就是来自恶变的正常细胞,所以正常细胞也能分泌肿瘤标记物。


正常细胞恶变成癌细胞,会促进肿瘤标记物的升高,但正常细胞发生其他变化,也可能导致肿瘤标记物升高。


简而言之,罹患肿瘤,肿瘤标记物会升高;但是肿瘤标记物升高却不一定是因为罹患肿瘤。


肿瘤标记物升高,还可能有其他多种原因。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肿瘤标记物。


癌胚抗原(CEA)


可能与消化道的恶性肿瘤有关,比如结肠癌、胃癌,但吸烟、妊娠、肠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导致CEA升高。


甲胎蛋白(AFP)


可能是发生肝癌的标志,尤其是显著升高或者迅速升高,都提示有肝癌的可能。


但这都只是可能性的高低,并非百分百确定,肝炎、肝硬化、妊娠都可能导致AFP升高。


肝炎、肝硬化也可导致AFP升高。


我国60%~70%肝癌患者的AFP会升高。对于AFP持续增高的患者,建议做进一步检查,即便查不出肝癌,也要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密切随访。 


糖原蛋白125(CA125)


与卵巢癌相关,同时也和其他多种癌症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卵巢癌。


有科学家在研究同时检查CA125与经阴道B超来筛查早期卵巢癌患者,不过目前证据并不充足。


因为除了卵巢癌,其他很多情况也可能导致CA125升高,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的良性肿瘤、月经期以及妊娠。


虽然CA125还不能用来筛查卵巢癌,但对于卵巢癌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复发监控很有价值。


糖原蛋白19-9(CA19-9)


和CEA有点像,和消化道的恶性肿瘤有关,同时也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但是同样,CA19-9的升高也可能与恶性肿瘤毫无关系,比如胰腺炎、肝硬化与胆管疾病(比如胆结石引起的胆汁淤积),同样能够导致CA19-9升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可谓大名鼎鼎,在这几个肿瘤标记物中女生可能对它最了解。


HCG升高往往预示妊娠,验孕棒的原理就是如此。


但是,HCG的升高还可能提示某些比较特殊的癌症,比如绒毛膜癌与恶性畸胎瘤。


这同样给患者造成很多困惑,单独一个HCG升高并不能说明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


唯一一个被用作癌症筛查的肿瘤标记物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它能提示前列腺癌的发生。


不过,鉴于前列腺癌是一种非常惰性的恶性肿瘤,疾病进展非常缓慢,很多人是死后尸检才发现前列腺癌的,所以用PSA来筛查前列腺癌到底会不会给患者带来好处,目前还存在争议。 


我们要告诉患者“一管血就查出癌症”的说法并不靠谱。


肿瘤标记物是很重要的检查,但最大的意义也就是给临床提供参考,要真正筛查癌症,还需要其他科学、可靠的检查办法,不能光靠肿瘤标记物。


来源:人卫健康整理自《谣言背后的健康真相》(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