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药物热临床特征和常见药物

2021-09-15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其他非原创

药物热临床特征


(1)药物热是药物过敏反应的一种表现;

(2)常与特异性体质有关,人体在过敏条件下,对很多平时不过敏的物质也会产生过敏反应;

(3)理论上任何药物都可以引起发热;

(4)首次用药一般于用药后7d~10d出现,但短者或再次用药仅48h~72h即可出现;

(5)起病常为原发疾病所致发热掩盖;

(6)热型无特征性,一般是持续的高热,常可达39℃~40℃;

(7)发热虽高,但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好,与热度不成比例;

(8)可伴有药疹、关节肌肉疼痛等表现;

(9)应用各种退热措施(例如退热药)效果不好;

(10)病程后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轻到中度增多;

(11)一般停药后24h~72h热退,但热退时间与药物代谢和排泄速率有关;

(12)抗菌治疗好转,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但炎症指标无同步升高,需要高度怀疑药物热。

引起药物热的药物

(1)最为常见的药物:呋喃唑酮、磺胺类、两性霉素B、青霉素类、甲基多巴、阿托品、对氨基水杨酸、苯妥英钠、甲状腺素等。


(2)较为常见的药物:头孢菌素类、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羟基脲、硫唑嘌呤、西咪替丁、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阿司匹林、布洛芬、肝素、酶类、生物制剂(如人血白蛋白)等。


(3)偶见的药物: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洋地黄类、胰岛素、中药等。



本文首发于临床用药评价中心 作者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王怀冲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