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点击图片看更多问答
1、概念: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和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来控制。
2、特点:能保证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的供给,完全替代自主呼吸,有利于呼吸肌休息,但不利于呼吸肌锻炼。此外,由于所有的参数都是人为设置,所以很容易发生人机对抗,如吸气和呼气触发不协调,吸气流速不匹配,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此外,也会导致呼吸功的增加、不确定的气道压力。
3、应用:中枢或外周驱动能力很差者。对心肺功能贮备较差者,可提供最大呼吸支持,以减少氧耗量。如:躁动不安的ARDS患者、休克、急性肺水肿患者。
1、概念:预设压力控制水平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后,呼吸机提供的气流很快使气道压达到预置水平,之后送气速度减慢以维持预置压力到吸气结束,之后转向呼气。
2、特点:吸气流速(减速波)特点使峰压较低,有可能降低气压伤的发生率,能改善气体分布和通气血流比值,有利于气体交换。
3、应用:运用容量控制通气而气道压较高的患者。对于终末期ARDS患者,运用PCV模式不但可以限制较高的气道压,而且有利改善其换气。
1、概念:SIMV与CMV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控制通气是“间歇”给,每一次“间歇”之外是自主呼吸,而后者每一次通气都是控制通气。
2、特点:支持水平可调范围大(0~100%),能保证一定的通气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自主呼吸参与,防止呼吸肌萎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防止呼吸肌萎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发生过度通气的可能性较CMV小。
3、应用:具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者,逐渐下调呼吸频率,向撤机过渡,若自主呼吸频率过快,采用此种方式可降低自主呼吸频率和呼吸功耗。
1、概念:呼吸机预设压力水平,在控制通气之外患者可以发生自主呼吸。
2、特点: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自主呼吸参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机器按照设定的压力水平控制压力送气,吸气时间固定。
3、应用:具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者,逐渐下调呼吸频率,撤机过渡。
自主通气模式(CPAP PSV、SPONT、自主呼吸、PS/CPAP)。
1、概念:气道压在吸气相和呼气相都保持相同水平的正压即为CPAP。
2、特点:主要调节参数:吸气压和呼气压。当患者吸气使气道压低于CPAP水平时,呼吸机通过持续气流或按需气流供气,使气道压维持在CPAP水平;当呼气使气道压高于CPAP时,呼气阀打开释放气体,仍使气道维持在CPAP水平。因此,CPAP实际上是一种自主呼吸模式。
3、应用:有自主呼吸者。
1、辅助/控制模式(A/C)
容量控制模式,是成人常用的通气模式,可以保证通气量;压力控制通气(PCV)小儿常用,压力恒定,不易发生肺的气压伤。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优点是保证通气量,又有利于锻炼呼吸肌,比较常用,常作为撤机前的过渡措施。
3、压力支持通气(PSV)
是病人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后,呼吸机给予病人一定的压力支持,达到提高通气量的目的,属呼吸机辅助的自主通气模式,同步性好,可与SIMV配合使用。
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是患者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在吸呼两相均给予一定压力,使肺泡张开,适用于肺顺应性下降及肺不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5.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在呼气时仍保持气道内正压,处于预定的正压水平,一般主张终末正压为5~10cmH2O。因为正常人在呼气末由于声门关闭,也维持一定的正压,称为生理性PEEP,一般在1~3厘米水柱之间,主要是为了维持功能残气量及防止肺泡萎陷。
6、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
指自主呼吸时,交替给予两种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高压力水平( Phigh)和低压力水平(Plow)之间定时切换,且其高压时间、低压时间、高压水平、低压水平各自独立可调,利用从Phigh切换至 Plow时功能残气量(FRC)的减少,增加呼出气量,改善肺泡通气。
参数设置:高压水平(Phigh)、低压水平(Plow)即PEEP、高压时间(Tinsp)、呼吸频率、触发敏感度。
来源 医学科普荟萃 作者梁万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