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0月2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证实,电子烟气溶胶中的特定物质会破坏心脏电传导,引起心律失常(包括期前收缩和心脏漏跳),并可能增加心房或心室颤动和心脏停搏的风险。
图片来源:Nature官网
这项研究结果非常重要,为短期使用电子烟可能干扰正常心律提供了新的证据。
无巧不成书,就在研究发表当天(10月25日),我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称,为完善消费税制度,维护税制公平统一,更好发挥消费税引导健康消费的作用,自2022年11月1日起,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烟税目下增设电子烟子目。
图片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
「吸烟有害健康」是大家的共识。
于是,一个「替代品」——电子烟,通过“健康”、“无害”的标签在烟民中流行起来。
近些年电子烟使用人数不断增长,尤其是年轻人,但电子烟潜在的危害及收益却一直争论不断。关于电子烟,这些真相你需要知道↓↓↓
据相关资料显示,电子烟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3部分组成。电子烟是一种模仿香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香烟一样的烟雾、味道和感觉。
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根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人群吸烟率为26.6%。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每年100多万人因吸烟失去生命。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提高,戒烟也被提上日程,但多数烟民难以坚持到底,甚至有些人直接拒绝,表示:“戒烟是不可能戒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烟民打起了电子烟的主意,他们认为电子烟不涉及燃烧,使用者及周围人群也不会接触到有损健康的物质,既然戒烟难以坚持,那么电子烟自然就是优选。但电子烟的真相真是如此吗?
的确,电子烟无需燃烧,可规避焦油等不完全燃烧的有害产物。但电子烟中含有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毒的醛类物质,其危害更大。
有研究显示,电子烟气溶胶的PM1.0指标值比新鲜空气高14~40倍,PM2.5值高6~86倍;尼古丁含量高10倍甚至超过100倍;乙醛含量高2~8倍;甲醛含量高20%;镍、铬等金属含量甚至比传统卷烟含量还要高。
长期吸食会令记忆力衰退、行为异常,对肺、心脑血管都会产生危害,并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也明确指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并不推荐。
除有害物质含量高外,电子烟的成瘾性以及对戒烟者的误导,尤其在年轻人中,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世卫组织也提醒,有证据显示,电子烟可能成为青少年染上吸烟恶习的一个途径。大量营销手段使电子烟吸引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并成瘾,从而成为传统烟草吸烟者。
一项发表于《放射学》上的研究指出,目前未能确认电子烟中的哪种物质可导致血流量改变,但研究结果显示,只要吸食一次电子烟,便会短暂损害血管功能;若长期吸食电子烟,血管功能更可能受永久受损,并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电子烟中添加的调味剂能够显著影响内皮细胞,增加氧化应激、降低细胞活性和生理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中国控烟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在《生命时报》上刊文表示,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迅速收缩,血压升高,导致人体产生恶心、厌食、心跳加速等症状,对心脏尤其是心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显著压力,增加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尼古丁还会对青少年、婴幼儿等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的人群,也会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发学习障碍、焦虑等问题。
电子烟并不可靠,应该趁早打消以电子烟代替戒烟的念头。
胡大一教授说道:“中国45岁以下年轻人群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心血管病死亡都归于吸烟。对于不吸烟人群,尤其是女性,二手烟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只要在公共场所减少二手烟暴露,急性心肌梗死1年减少发作30%~40%。”
胡大一教授补充:控烟是治病、防病最划算的药方!
首先我们要了解,吸烟成瘾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成瘾的物质主要是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多巴胺,令人愉悦。
一旦尼古丁代谢完,体内多巴胺含量迅速下降,就会促使烟民不断摄取尼古丁。它的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而掏烟、点烟等行为不断被强化,也可能导致心理成瘾。
烟草依赖者戒烟常需依靠专业化的戒烟干预。科学数据表明,单纯依靠意志“干戒”的戒烟成功率不足3%。戒烟的过程比较长,多数人要经过10~14次尝试才可能戒烟,一年的成功率仅3%-5%。如果有专业医生的帮助,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目前戒烟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自行戒烟、参加戒烟服务、使用药物辅助戒烟等。无论你使用哪一种方法戒烟,都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并配合持之以恒的健康生活模式。
戒烟前的准备
明确戒烟的原因,立下戒烟的决定,给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戒烟日期;
告诉家人和朋友你的决定,获得他们的支持;
给自己签订一份戒烟承诺书;
在戒烟日前减少吸烟。
从戒烟日起
扔掉家中、工作场所及车中的所有香烟和烟灰缸,不让别人在你家中抽烟;
多喝水,上班时可在身边备上一杯水,也可以备点口香糖;
改变习惯,避免经过自己平常买烟的商店;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运动;
找到自己的爱好,听听歌,打打球,转移注意力;
不把愁事喜事作为吸一支烟的借口;
一旦戒烟,就要做到一口不吸。
中国医学论坛报综编自Nature官网、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循环杂志、生命时报、奇点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
EN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