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欧洲心脏杂志:近期犯懒,会房颤?| 前沿资讯

2021-09-08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心血管运动

既往研究提示,适度运动可预防房颤,尤其是老年人。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丹麦研究表明,有房颤和中风危险因素的人,最近一周内平均每天的运动量如果减少1小时,那么第二天房颤发生风险就会增加24%,对于平时总运动量偏少的人来说,风险尤其高。


该研究一共纳入1410例有至少1个房颤和中风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衰、既往中风)、但没有房颤的≥70岁老年人,其平均年龄74.7岁,46%为女士。


通过植入植入式心脏事件记录仪持续监测房颤发作情况,同时监测每天的运动情况,大约观察3.5年。



联合监测大约160万天后,共429人(30.4%)中监测到持续时间≥6 min的房颤发作,平均每人发作97次。


11.7%的人首次房颤发作时有症状,4.4%的人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其中0.9%接受消融治疗,3.3%进行心律转复。


在361人(25.6%)中监测到10851次持续时间 ≥60 min的房颤发作,每个人平均发作30次;12.7%的人首次房颤发作时有症状,4.7%的人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


所有人平均每天运动112 min


分析显示,如果过去100天内运动量较大,则此后发生房颤的风险就较低;平均每天运动量每增加1小时,房颤风险降低12%。


但校正包括年龄在内的其他因素后,上述关联不再明显。



过去一周内如果平均每天运动量较过去100天内减少1小时,第二天发生房颤(持续≥60 min)的风险增加24%。


运动量减少带来的房颤风险,在总运动量较少的老年人中更明显。


总运动量分别处于最低(<80 min/d)、中间(80~141 min/d)、最高三分位(>141 min/d)的人。

  过去一周内平均每天运动量如果比过去100天内减少1小时,第二天房颤发生风险分别增加62%、27%、10%。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本来就不太爱动的老年人,过去一周运动突然变得更少,发生房颤的风险就比较高。


研究者认为, 该研究提示,持续监测运动情况及其变化,可能有预测房颤的价值。


述评专家表示,该研究使得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或许能在房颤发作前实时监测其危险因素,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利用对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的纵向监测结果来指导针对房颤的预防干预。


专家认为, 这可能需要分几大步,但高危人群如果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同时可监测房颤和纵向监测生活方式的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未来这非常有可能会实现。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