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点评:洋地黄类药物与心衰

2021-09-15作者:论坛报沐雨观点
心力衰竭原创


接上文:

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衰:这些关键问题你需要知道!

太实用了!治疗心衰:洋地黄初始用药方案

干货总结!洋地黄长期维持用药

点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


周胜华教授的文章清晰地介绍了洋地黄类药物与心衰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一种传统老药在现代心衰治疗中的恰当应用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现代心衰治疗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评价和地位一直存在争议。由于不可能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所有的证据均来自对既往研究的荟萃分析、事后分析,以及心衰人群的注册登记研究。这些研究的局限性显而易见,难以做出肯定性决策。临床医师因此纠结于疗效、安全性和适用人群选择等实用的问题,这种纠结也显示了此类药物经久不衰的魅力。


心衰学堂专门介绍和探讨洋地黄类药物,旨在让读者了解中国心衰的特点及洋地黄的地位。


阅读一下今年发表的《2020年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可以发现在治疗药物应用上中国和欧美之间的一些明显差异,洋地黄即为其中之一。报告数据表明,出院时符合适应证患者使用率为29.3%,其中合并房颤或心房扑动者使用率为44.0%,不合并者使用率为26.8%。中国的使用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


中国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重视


自21世纪初,欧美对该药的推荐级别不断降低,近期则几乎完全排除在外,除非心衰患者伴有房颤。理由是在心衰的现代治疗中缺乏洋地黄有益的新证据。


然而,与此同时,自2007—2018年的3次中国心衰指南修订,关于洋地黄推荐和用法上,数十位参与讨论和决定的中国专家意见也是惊人的一致,秉持积极态度,给予较积极的推荐(ⅡA级),其理由是并没有证据可推翻经典DIG研究的结果,即地高辛长期应用有助于改善心衰症状和降低再住院,停药可能加重症状。


尤其重要的是,对洋地黄的认识也来自中国的长期实践和经验,深深植根于中国国情。早在20世纪70年代该药和利尿剂就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主角。在此后数十年中虽然“金三角”等新药接踵出现,而洋地黄仍继续得到应用。


小剂量维持的用法是安全的


中国实践表明,地高辛不仅可用于金三角后仍有症状的患者,还可早期与利尿剂一起用于血压明显偏低的患者,尤其是扩张性心肌病,后者更多见于中国。


地高辛还在心衰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中,用作控制心率的基础治疗。长期维持宜采用小剂量,0.125~0.25 mg/d;老年、肾功能受损、低体重者0.125 mg/d。对于房颤,最大剂量可以达到0.375 mg/d,但仅限于短期应用。积极应用并不意味可疏于防范,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仍有必要。


微信图片_20201201100410.png


黄峻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名誉主编

 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