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技术、新策略、新证据,探索新征程——张澍、黄从新盘点2021年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心闻周刊

2022-02-14作者:论坛报前沿资讯
非原创 心闻周刊

“心”闻每周看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同时特别邀请张澍教授、黄从新教授盘点2021年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


微信图片_20211025144510.jpg




“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 心房分流器未降低心衰事件发生率:2月1日,THT 2022会议发布了心房分流器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或轻度降低心衰患者的REDUCE LAP-HF II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同期发表在了《柳叶刀》杂志。研究所有患者射血分数≥40%,且运动时PCWP≥ 25 mmHg。主要终点为分层复合终点,包括12个月时心血管死亡或非致命性缺血性卒中,24个月时总心衰事件发生率,以及12个月时KCCQ总体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在主要终点以及主要终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 低温治疗未提高接受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接受ECMO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低温治疗是否可以提高生存率,目前尚无明确证据。2月1日,JAMA发布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该研究纳入了334名因难治性心源性休克而接受气管插管,并接受ECMO治疗不到6小时的患者,随机分配至持续24小时的早期中度低温(33-34 ℃)治疗组或常温(36-37 ℃)治疗组,主要终点是30天时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在30天时,中低温组71名患者(42%)死亡,而常温组84名患者(51%)死亡。


  • 特发性DCM患者一级亲属的终生DCM风险较高:2月1日,JAMA杂志发表了一项在美国开展的、基于家庭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横断面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220名DCM患者及其1693名一级亲属。研究得出在所有DCM患者中,家族性DCM粗患病率为11.6%;而若假设所有先证者的一级亲属都纳入调查、根据模型估计的家族性DCM患病比例为29.7%。同时,推测在本研究中,DCM患者的一级亲属在80岁时的累积DCM患病风险高达19%。


  • S-ICD在5年内仍维持高水平心脏复律疗效:近期,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布了EFFORTLESS 研究5年结果,该研究是目前随访时间最长的植入S-ICD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位随访时间为5.1年的98名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为9.3%,在5年内维持了98%的高水平心脏复律疗效;1年和5年的不当休克率分别为8.7%和16.9%;总体1年和5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9%和15.2%,早期并发症并不能预测后期并发症。


  • Lgmn信号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新靶点:1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孙爱军教授团队在Circulation发表文章,探讨了Legumain(Lgmn)介导的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调控胸主动脉夹层(TAD)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胸主动脉夹层发病进程中,Lgmn表达增加,并伴有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巨噬细胞来源的Lgmn结合并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Integrin αvβ3通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血管变性与胸主动脉夹层进展;而敲除或者抑制Lgmn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新策略。


  • 技术失败与TAVR后1年复合终点风险增加相关:2021年4月,瓣膜学术研究联盟VARC发布了更新的主动脉瓣临床研究终点定义VARC-3,引入了技术成功的概念。近日,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多因素分析显示,技术失败会增加心血管死亡或中风的风险,无论是心脏或血管技术失败,同样会增加复合终点风险。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 近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JAMA发布了新的房颤筛查声明。相较于2018年的声明,本次声明评估了更广泛的筛查方式的研究,包括可穿戴设备、自动血压袖带和脉搏血氧仪,并降低适用人群年龄至50岁。但声明指出,对于年龄≥50岁、未诊断房颤或无房颤症状,且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病史的人群,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评估房颤筛查的益处和害处。


  • 近日,SCAI SHOCK共识工作组对心源性休克阶段分类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新版共识简化了SCAI SHOCK分类金字塔和表格,更易于临床应用;提出了新的基于休克严重程度、临床表型和风险修饰因子的3轴模型来评估和预测心源性休克;并指出心源性休克进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将更多重点放在患者住院轨迹上。


  • 1月底,欧洲心力衰竭协会(HFA)联合欧洲预防心脏病协会(EAPC)共同发布了心衰预防的立场声明。声明指出,随着心衰患者的增多,降低心衰的再入院率、临床事件和经济负担,是现代心血管医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声明侧重于一级预防,提供了实用的循证信息,概述了最常见的风险因素和不同大陆的人群归因风险,并且列举了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心衰的潜在干预措施。


  • 2月1日-2日,首届技术和心衰治疗会议(THT 2022)在纽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THT由CRF举办,聚焦心力衰竭的药物、器械治疗以及监测管理、人工智能应用等,重点关注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开发中技术。本次会议上发布了如REDUCE LAP-HF II研究等多项重磅临床试验。


  • 近日,ACC 2022公布了最新临床研究的发布日程,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将有5场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s专场,发布23项研究成果;以及3场Featured Clinical Research专场,包括15项最新研究结果。《心闻周刊》将为您持续跟踪报道。


  • 1月29日,中华医学会公布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共有80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项目8个,二等奖项目24个,三等奖项目48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团队《代谢异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推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获得一等奖。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本期的主题是2021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的盘点,《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的发布已经迎来第10个年度。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为我们解析由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评选出的2021年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10项心律失常领域的研究。


首发:心血管远程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