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咖解读丨赖克方教授:临床应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咳嗽症状

2023-04-04作者:寒雪资讯

图片





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学(ESMO IO)年会正于2021年12月8日至11日隆重召开。作为世界上最盛大的免疫肿瘤学会议之一,年将汇集众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学者,向全世界肿瘤医务工作者分享肿瘤免疫治疗这一热门领域最新进展。

新冠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地方性流行仍时有发生。近期,中国咳嗽联盟组织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咳嗽在人体总体发生率高达92%以上(未发表资料)。咳嗽管理是新冠患者管理的重要一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强调,咳嗽是新冠感染,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急性期与恢复期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甚至慢性咳嗽,患病人数众多,这也是“长新冠”的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报特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通信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克方教授,解析新冠病毒感染咳嗽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jpg

赖克方 教授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临床实验部主任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慢性咳嗽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哮喘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促会胃食管反流病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咳嗽联盟主席

ERS咳嗽联盟国际顾问

中国首部咳嗽指南起草者

欧洲呼吸协会(ERS)慢性咳嗽指南专家组成员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咳嗽指南专家组成员

20余种SCI杂志和国内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


video

赖克方教授 访谈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去年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导致国内出现一波规模较大的新冠病毒感染,尽管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肺炎的比例较以往明显降低,但上呼吸道症状仍然十分严重,很多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头痛、高热、鼻塞、咽喉疼痛等,咳嗽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最近中国咳嗽联盟组织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咳嗽在人群总体发生率高达92%以上。为了及时指导临床医生对新冠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紧急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反复咳嗽,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尽管大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能够自行康复,但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例如出现非常剧烈的咳嗽以至于影响生活质量,或是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咯血等合并症。此外,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迁延不愈,发展为亚急性甚至慢性咳嗽,也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


咳嗽迁延不愈,发展为亚急性甚至慢性咳嗽,其机制可能与感染造成的气管、支气管黏膜损伤、非特异性气道炎症相关。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咳嗽反射通路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敏感性增加。既往研究显示,病毒感染诱发的干扰素-γ(IFN-γ)水平增高可以导致咳嗽敏感性增高,这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感染后咳嗽与慢性咳嗽的重要机制。少数奥密克戎感染患者可能发展为病毒性肺炎、肺血栓栓塞症或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炎,除了胸闷、呼吸困难外,这些患者亦可能表现出咳嗽、咯血症状。一些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合并慢性咳嗽相关的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或鼻-鼻窦炎和支气管扩张症等,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这些患者的咳嗽症状进一步加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应根据病因和性质,从而选择不同治疗策略


新冠病毒感染咳嗽首先需要分辨病因,以此来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对部分高危患者,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急性、亚急性咳嗽时首先要判断或排除是否有新冠病毒肺部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有脑出血及高血压病史等患者应及早加用镇咳药物,避免用力咳嗽造成并发症,对合并细菌感染者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合并过敏、哮喘与慢阻肺等基础疾病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治疗。


新冠病毒感染咳嗽按照咳嗽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在治疗时须根据咳嗽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新冠病毒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为干咳,不需要祛痰治疗,可以适当使用镇咳药物。随着病情发展,患者气道黏液生成增加,痰量逐渐增多,相对黏稠,难以咳出。根据国内近期的全国性新冠病毒感染咳嗽调查结果,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出现咳大量白色黏液痰、黏稠痰或者有痰不易咳出的情况,其机制与病毒感染触发气道黏液高分泌有关。当出现黏稠痰或黄色化脓性痰时可加用祛痰药物,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增强纤毛的清除功能,从而帮助分泌物排出。此时,祛痰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能够有效改善咳嗽症状。


临床用药包括氨溴索、溴己新、N-乙酰半胱氨酸、厄多司坦和羧甲司坦等。N-乙酰半胱氨酸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可直接打断黏蛋白二硫键,降低分泌物黏稠度,还可以促进气管纤毛运动,排出黏痰。此外,N-乙酰半胱氨酸还具有独特直接、间接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对于部分年老体弱的患者,可以采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的方式,帮助患者将痰液稀释。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未来研究方向应着力于缓解上呼吸道症状


既往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降低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这与早期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率较高、病毒性肺炎发生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现在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尽管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不会带来生命危险,但比普通感冒、流感的症状更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这需要临床医生密切关注。因此,未来新冠病毒感染研究的主要目标不仅在于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率,也要关注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的缓解。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咳嗽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可以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简易咳嗽程度评分表、咳嗽生活质量评估如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和咳嗽敏感性检查等工具,包括咳嗽的激烈程度、咳嗽对患者睡眠、情绪影响等评价指标。


结语

咳嗽是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常见症状,应根据咳嗽性质选用镇咳药物或祛痰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为干咳,不需要祛痰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气道黏液生成增加,痰量逐渐增多,相对黏稠,难以咳出。此时,祛痰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以有效改善咳嗽咳痰症状。康复期后仍有咳嗽症状,需要注意咳嗽原因的鉴别与相关疾病的治疗。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咳嗽与感染后咳嗽(长新冠)的治疗还需要更多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结果与循证医学证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