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揭晓,武汉协和医院获得两项二等奖

2019-01-08作者:邢英热点
国家科技进步奖

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分别是胡豫教授牵头的《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以及董念国教授牵头的《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使得武汉协和医院院史上的获奖总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到六项,在全国医院中名列前茅。这背后,是医院科研团队厚积薄发,数十年如一日艰苦研究的恒心与毅力,是医院科研管理机制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创新与魄力,更是一家医院敢为医先,瞄准世界医学难题久久为功的勇气与实力。

胡豫教授

董念国教授

这两个获奖项目均是瞄准当前困扰医学,影响大众健康的热点与难题。

获奖项目一:《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  破解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世界医学难题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以动静脉和微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的如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深静脉血栓等,致死、致残率很高,常常造成严重的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我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四百万,病死率最高达39%,相关医疗费用逾1300亿元。现有诊疗技术仍长期停留在血栓形成后的诊治,无法早期发现及干预血栓,因而疗效不佳,出血和血栓复发等问题严重,因此,血栓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是临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国家及省部级重大课题资助下,项目组历经20余年深入研究,围绕血栓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了我国血栓病诊疗技术进步。

1.创建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体系。建立国内迄今最大规模的静脉血栓性疾病标本及信息数据库。首次发现3种中国人特有的常见基因变异以及56种罕见突变。系统揭示了中国人血栓病遗传特点,为中国血栓病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应用这一新发现可实现对血栓病高危人群的基因筛查,做出血栓风险评估,指导临床前预防。近年来,该分子诊断体系已在武汉协和医院多个科室以及全国25 家大型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在进行基因诊断,明确血栓病因,制订个体化抗凝措施,成功预防血栓再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以“抗凝蛋白目的序列捕获测序技术”为核心的血栓病早期诊断体系,应用于一万多例患者,使早期诊断率提升38%。

2.提出血栓病靶向治疗新策略。创新性提出基于组织因子为靶点,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血栓干预新策略,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为开发下一代抗栓药物奠定基础。

3.牵头制定我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指南和量化标准。牵头制定了《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治指南》,是全国所有医院的通用标准,建立了中国首个DIC诊断积分系统(CDSS)。在全国25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误诊率及病死率。

4.建立血栓病“多学科联合、协同诊治”模式。2007年率先组建了华中首家血栓与止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了血栓病诊疗协作组,制订了《湖北省VTE院内防治指南》,促进血栓病防治多学科交叉,2016 年获评全国“血栓防治示范基地”。该模式在全国25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实现了约 8 万例血栓病患者的精准诊治。

项目组共发表论文 359 篇,其中SCI 收录 239 篇,多篇文章受《NEJM》、《Nature》系列等顶尖杂志高度评价。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多次受邀在美国血液学年会等世界顶级学术大会进行大会报告。

主要完成人胡豫教授目前是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血栓与止血学组组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协和医院院长,是国际顶级学术杂志《Thrombosis Research》副主编,曾受邀在国际顶尖杂志《Thrombosis Haemostasis》撰写世界各种族血栓形成遗传背景综述,牵头制定诊治指南1项,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专著。

获奖项目二:《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引领世界先心病外科发展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我国人口出生缺陷排名首位的先天畸形,发病率6‰-9‰,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我国先心病人数持续增加,重症比例逐年提高。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具有解剖及病理生理复杂、手术操作精细、脏器保护难度大、死亡率较高等特点,是胸心外科尖端前沿领域。

项目组以提高外科疗效为目标,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历经23年研究,围绕外科技术、精准诊治等关键问题,获得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1.国际首创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该技术克服传统术式缺点,明显加速恢复。成果发表在世界胸心外科权威期刊,授权5项国家专利,全球超过10,000成功案例,是胸心外科学领域少有的中国原创技术。

2.引领中国儿童心脏移植跨越式发展。项目组是目前中国儿童/先心病心脏移植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单位。针对终末期心脏病,建立适合中国儿童心脏移植的技术规范。创造亚洲年龄最小体重最轻(3月、4.25kg)婴儿心脏移植纪录。

3.国际率先提出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理念,避免分期手术创伤。完成矫治术408例,为全球最大样本量,术后效果优于欧美报道。

4.创新先心病精准诊治体系。国际首先开展大规模汉族人群GWAS筛查,预警先心病遗传易感性;国际首次发现肢体缺血预处理提高复杂先心病心肌保护效果;国际首次提出先心病肺高压亚类分型,建立靶向治疗流程,牵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高压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等,改善关键医疗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项目组在全国最早开展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手术数量和质量国际领先。十年间共完成先心病手术6万余例,年手术量居世界前列,与国际顶级心脏中心同期相比,病种、难度接近,手术量更大,死亡率更低。该项目发表论文379篇(SCI收录107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12部,主持中国专家共识4项,授权国家专利19项(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应用于美国、瑞士、俄罗斯及中国等54家大型心脏中心,带动我国乃至世界先心病外科发展。

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过三十余年积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儿童/先心病心脏移植中心之一。董念国教授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现任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美国胸心外科学会(AATS)委员等职务。他不仅外科技艺精湛,学术水平高超,而且医德优秀,常年投身“大爱医心”、“爱佑童心”“对口帮扶”等公益行动,对提高我国重症先心病防治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胡豫教授和董念国教授今日在北京领奖.jpg

胡豫教授和董念国教授今日在北京领奖

十年磨一剑 科研管理的协和特色

两项国家奖的荣誉,是武汉协和医院整体科研实力的完美注脚。近三年来,医院共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其中6项千万级项目;2018年牵头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国内医疗机构中处于领先位置;医院连续六年国基金项目过百,全国医疗机构仅三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中排名13名;近三年共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0项,总数位居全省医疗机构第一;截至2018年10月份,医院共授权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连续三年居全省医疗机构第一。目前,医院已与英、美、德、法、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12家国际顶尖医疗院校开展联合科学研究。

成绩的背后,体现的是一家研究型医院对科技进步的孜孜追求与勃勃雄心。目前,医院已经形成了富有协和特色的科研管理体系。即,1.大力支持原创性研究;2.重点关注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设立临床研究基金和院内科研基金;3. 全国医院首创院内学科评估体系,每年给予专项建设经费。4. 构建以中心实验室为主体,转化医学中心、生物样本中心、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为补充,各专科实验室差异化发展的“1+3+N”的整体布局;5. 完善以科研奖励为支撑的制度体系。(武汉协和医院供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