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老年眩晕,不能轻易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国共识

2021-12-02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老年人头晕、眩晕和平衡障碍常见,诊断颈性头晕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颇为随意和不妥。

 

近日发布的老年人头晕/眩晕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指出,老年人头晕、眩晕是正常衰老生理过程中叠加了特定疾病,应关注多因素共同的作用。

 

除考虑前庭系统疾病外,还要考虑心血管系统、视觉、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本体感觉和躯体感觉减退或丧失、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药物不良反应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病史采集的内容应关注既往基础疾病,尤其心脑血管疾病、听力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合并用药及晕厥跌倒等。

 

对于急性持续性头晕/眩晕的老年患者,当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或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时,首选头CT检查以除外脑出血。怀疑缺血性卒中时应注意尽早完善脑部 MRI-DWI序列检查,必要时择期复查。

 

以发作性头晕、眩晕为主要表现时,要首先排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但老年人群中首发前庭性偏头痛少见。

 

慢性头晕、眩晕需注意鉴别高血压或低血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焦虑抑郁障碍、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躯体化症状、老年前庭病和以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为代表的神经变性病等。

 

在评估过程中,建议对于运动功能正常的老年慢性头晕/眩晕患者,注意识别直立性或姿势性症状,体格检查需要重点关注卧立位/双侧血压、站立姿势及步态、感觉系统、骨关节肌肉系统、认知等相关方面检查及评估。

 

建议对既往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病因不明确的老年头晕/眩晕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毒物/药物、血钙以及维生素 D 等指标的检测,必要时完善免疫、肿瘤相关筛查,以提供可能的潜在病因诊断线索。

 

对于慢性头晕/眩晕患者,结合病史分析,必要时进行脑部MRI检查以筛查有无脑干小脑萎缩及局部病变,注意有无脑室扩大及脑白质病变。

 

对于存在多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出现急性首发持续性或近期反复发作性头晕/眩晕时,应完善头颈部血管检查。

 

对于合并多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发作性/慢性头晕/眩晕患者,需进行心脏结构、节律或血管检查,以排除心脏或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头晕;注意对慢性直立性/姿势性头晕老年患者进行直立性低血压的评估;注意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筛查。

 

对于长期反复发作性头晕/眩晕、慢性持续性头晕或直立性/姿势性头晕的老年患者应进行焦虑抑郁测评,同时注意分析慢性头晕/眩晕与焦虑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或共病关系)。注意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及跌倒风险评估。

 

治疗策略应以个体化综合治疗为主

 

老年人头晕/眩晕急性期或发作期,症状严重者,可给予相应药物对症治疗,如前庭抑制剂、止吐剂和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等,应注意及时停用前庭抑制剂,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72 h。

 

老年患者使用前庭抑制剂时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注意合并心脏、肝肾疾病的老年患者药物使用的禁忌情况(如老年人常见基础疾病如心肾功能不全、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症等)。

 

在有糖皮质激素使用适应证的老年患者中,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尽可能寻找老年人头晕/眩晕的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仍然是治疗的首要目标。

 

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共存,头晕/眩晕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很难明确单一病因,故治疗策略应以个体化综合治疗为主,具体疾病治疗原则及方法参照相关疾病指南或共识。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复位治疗、习服训练和随访观察,复位治疗需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和配合情况,选择手法复位或仪器设备复位,注意病因的筛查和治疗。

 

老年人服用多种药物,识别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头晕,通过合理调整药物可改善头晕症状,同时注意跌倒风险的筛查及防跌倒管理。

 

注意老年头晕/眩晕患者合并或继发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筛查,必要时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

 

退行性病变患者,均需要适度的康复训练,结合必要的药物治疗。

 

老年慢性头晕/平衡障碍患者,尤其对于获得性前庭功能减退引起者,前庭康复训练有帮助作用,太极拳对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治疗策略应个体化,必须以整合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功能为目的。应重视老年慢性头晕/平衡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可结合前庭康复训练,同时注意加强防跌倒管理。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