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ABCDE:PCI术后这样做,降低复发及猝死的风险!

2019-09-18作者:壹声经验
冠心病 PCI术后康复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吴其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血运重建手段。但是PCI术后仍存在3%~20%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且再次血运重建率高达16%~28%,Carson P等人研究发现,血运重建后猝死占所有死亡原因的1/3。因此,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需规范管理。那么,怎么管理才算是规范呢?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基层医生,又该重点关注患者的哪些方面呢?

一般生活管理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所有慢性疾病治疗的基石。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同样也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心态,做好预防。

心理状态佳,治疗效果好

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与术后10年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关,其中抑郁是独立的预测因素,抑郁患者PCI术后10年的生存率为64%,而非抑郁患者的生存率达80%,因此,保持一个健康心态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医师充分宣教,使患者认识病情,做好心理辅导,避免焦虑和抑郁。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PCI术后的患者需要合理健康膳食,控制热量、盐分、脂类、糖类的摄入,并且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争取在6~12月内减重5%~10%,尽量使BMI达到正常范围内。同时要彻底戒烟。严格控制酒精的摄入,最好做到戒烟酒。

药物管理

双抗治疗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推荐:对于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需接受6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I,B),且停用氯吡格雷后,推荐阿司匹林终生抗血小板治疗(I,A);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PCI术后推荐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90 mg,bid)或氯吡格雷(75 mg,qd),并且维持至少12个月,阿司匹林终生服用(I,A);对于出血或缺血风险高的患者,需要个性化治疗。

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KS)来发挥控制血压、改善心肌重构的作用。既往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ACEI可以改善各种类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预后。对于近期有心肌梗死病史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建议尽早服用ACEI,对于不能耐受者,可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代替。

β受体阻滞剂

既往一项荟萃分析提示,对心功能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持续至少3年,至最大可耐受剂量,可以降低PCI后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因此,对于有心绞痛或ACS患者降压药首选β受体阻滞剂,所有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如无禁忌,尽早服用β受体阻滞剂,至最大可耐受剂量,并长期服用,以改善预后。

降脂治疗

对于所有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的基石,无论基线胆固醇水平高低,均推荐尽早服用他汀调脂,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或其他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二级预防,降脂目标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幅度≥50%,如在此基础上LDL-C水平仍高于1.8 mmol/L,依次加用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

降糖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并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应尽量选择不易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推荐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随访管理

对于PCI术后的患者,必须定期随访,这也是基层和社区医院管理的重点,至少每月一次的随访是了解患者近一月用药情况、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重要依据。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用量用法,更好地控制危险因素。

需要定期监测的指标有

血压(动态血压)、心率和心律(动态心电图)、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等。对于从事危险行业或猝死复苏、合并糖尿病、未完全血运重建、PCI过程复杂等特定患者,建议术后尽早复查冠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PCI术后>2年的患者应常规行负荷试验,负荷试验提示中高危的患者应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高危患者(如无保护左主干狭窄)PCI后无论有无症状,术后3~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定期随访,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及猝死风险。

康复管理

PCI 术后运动康复可显著降低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再住院率、再次血管重建发生率及减少相关功能障碍和情绪异常等临床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我国PCI术后的康复运动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医生需要进行宣教,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在实施运动康复前都需要进行专业评估,并进行危险分层。

PCI治疗只是冠心病治疗的第一步,PCI术后的综合管理更为重要,且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应受到同样重视,规范管理可以降低再次血运重建及猝死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其综合管理可以简单用A、B、C、D、E五个字母来概括,就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A 抗血小板(Antiplatelet)/ ACEI或ARB;

B β受体阻滞剂(β blocker),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C 降脂药物的使用(Cholesterol),戒烟限酒(Cigarettes);

D 控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合理饮食(Diet);

E 健康教育(Education),康复锻炼(Exercise)。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