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我国肠癌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学科协作在大肠癌领域的开展,我国肠癌精准诊疗不断进步,已较以往取得显著成绩。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大肠癌的防控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策略,促进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发展。2019年11月9日,值默克肠癌精准论坛在南京召开之际,我们采访了前来参会的多位在结直肠癌领域颇有建树的权威专家。本期,我们将聆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介绍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消失(DLM)、临床完全缓解(cCR)和病理完全缓解(pCR)等概念方面的区别以及这些概念对mCRC患者诊疗的指导意义。
DLM与cCR、pCR的关系和区别
邢宝才教授在采访中指出,DLM是指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消失不见,但病灶是否可见,与检查手段密切相关。对于精度较低的检查,可能1cm以上的病灶才可见,如果检查精度较高,则可以观察到2~3mm的病灶。因此,临床在描述病灶消失时,应描述清楚检查条件如何。
那么,关于DLM和cCR的区别,邢宝才教授表示,患者初始诊断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对病灶进行评估,化疗之后,可能不足20%的患者出现影像学病灶消失。对这部分患者,应进一步进行更为精细的检查,包括普美显核磁、术中探查、术中超声、超声造影等,如果在这些检查手段下病灶消失,则可称之为cCR。
在达到cCR的患者中,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做到病理显微镜下肿瘤消失,也即达到pCR。既往治疗手段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做到pCR的患者很少。但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靶向联合化疗方案及三药化疗方案的应用,pCR的患者比例越来越高。
对于术前治疗达到DLM的患者,如何给予后续检查
对于术前治疗未能达到DLM的患者,可能临床为了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不会再进行进一步评估,而直接给予手术治疗。但部分mCRC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影像学评估提示患者病灶部分消失。邢宝才教授指出,建议这部分患者在术前进行普美显核磁检查。很多患者在经过普美显核磁检查之后,之前影像学评估所消失的病灶再次显现。
除了应用普美显核磁检查筛选出部分患者外,术中探查及术中超声可能进一步发现微小病灶,在经过精细检查手段的评估后,原先病灶消失的患者,可能只有30%~40%是真正消失。简言之,对于术前治疗达到DLM的患者,应进一步给予多种精细检查,以明确哪些是真正达到cCR的患者。
发生DLM的可切除或NED患者应该给予化疗还是手术治疗
发生DLM的可切除或NED患者应该继续化疗还是手术治疗,关于这个问题,邢宝才教授认为,这是一个目前受到广泛讨论的话题,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多学科临床医生更倾向于站在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分患者的后续治疗策略。邢宝才教授作为外科医生认为,我们不能因为系统治疗强度的增加,使得患者达到DLM,就一味追求pCR。事实上,即使是pCR的患者,其中真正实现病灶完全消失的患者比例也并不高。
而且,很多患者实现pCR,是建立在术中探查、术中超声等多种术中评估治疗手段基础之上的。因此,如果患者通过系统治疗实现部分病灶消失,不建议患者继续接受化疗,而是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