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风险指数(GRI)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一项队列研究
发表期刊:《糖尿病、肥胖与代谢》[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IF(2022):5.8]
通讯作者:贾伟平 周健
第一作者:王亚昕 陆静毅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和周健教授团队利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计算血糖风险指数(GRI),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GRI升高与其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该结果提示,GRI可作为有效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当前以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为主导的CGM临床应用体系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还被选中在第83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 2023)上作为壁报交流。
近年来,随着不同糖尿病患者中CGM有效性证据的不断积累,使用这一新技术的人数逐年增加。而核心CGM参数的确立,对于有效解读该技术采集的海量信息尤为重要。目前,国际指南和共识推荐TIR作为评估血糖控制的核心CGM参数之一。然而,TIR主要与高血糖指标呈强相关,而TIR单一指标不足以反映患者的低血糖风险。
为此,近期有研究邀请全球330位糖尿病学专家对14天CGM数据进行临床风险评估,基于专家对血糖评估临床需求的一致性意见,构建出一个评估血糖控制的新复合指标——GRI。该指标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对切点分别在3 mmol/L、3.9 mmol/L的血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和切点在10 mmol/L、13.9 mmol/L的血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进行加权,形成一个综合反映高、低血糖风险且范围在0~100的二维评分。
已有初步研究表明,GRI在综合权衡降糖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可能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研究探究GRI与糖尿病并发症间是否存在关联。
本研究共纳入1204例2005年4月至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基线时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中位数8.4年的随访,共计30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Cox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GRI水平升高与其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GRI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差,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增加20%(HR=1.20,95% CI 1.07~1.33)。
该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的GRI水平升高与其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为GRI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关系提供了循证证据。GRI在综合反映血糖控制质量上可能具有优势,未来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该新指标的作用。此外,尚需要在不同类型糖尿病人群或其他结局中,进一步探究GRI的临床价值。
贾伟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副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1、2),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排1),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