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心脏冠脉造影已经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是指通过导管给患者心脏血管注射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成像,显示器会显示到冠脉的内部形态、冠脉内的血流速度,并通过造影结果判断冠脉是否存在狭窄和斑块。本文将全面总结冠脉造影的检查流程及结果判读。
1
适应证
1. 胸痛原因待查需要明确或除外冠心病者;
2. 负荷运动试验阳性,需要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3. 有多重危险因素临床上缺乏客观的缺血证据,冠脉CT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者;
4. 临床诊断明确,需要介入或外科手术者;
5.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急诊血运重建者;
6. 心脏其他疾病或全身其他器官的疾病,手术前需要除外冠心病者;
7. 已接受过血运重建者的造影复查;
8. 周围血管检查有动脉硬化者,包括有脑卒中病史者。
2
禁忌证
1. 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不全者;
2. 心功能严重低下,不能平卧者;
3. 造影剂过敏,或碘过敏试验阳性;
4. 感染性疾病尚未控制者;
5. 甲状腺疾病尚未控制者;
6. 妊娠妇女需要继续待产者;
7. 精神障碍严重不能配合者。
3
术前准备
1. 详细了解病情,明确造影的目的及手术的禁忌;
2. 处理可能影响造影安全的其他疾病和异常状态,如因心力衰竭不能平卧的患者,首先应纠正心力衰竭症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水化治疗,电解质异常者应做必要的纠正;
3. 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4. 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片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应包括穿刺点动脉搏动情况;
5. 精神紧张的患者必要时术前给予镇静药物,过敏体质者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抗过敏药物,建立静脉通路。
4
操作流程
1.建立心电血压监测系统;
2.术中药物准备,如麻醉药、肝素、硝酸甘油和急救用药等;
3.导管及其他器材的准备。不同的径路应选择相应的器材;
4.消毒铺巾,消毒范围应为穿刺点上下15 cm;
5.动脉穿刺:穿刺前应首先局部麻醉,穿刺成功后置入鞘管,建立导管进出的路径。现在常规穿刺桡动脉;
6.经鞘管沿引导导丝将造影导管送至升主动脉根部,超滑引导导丝在前行过程中应在透视下进行,避免导丝进入沿途分支血管,损伤相应血管和器官;
7.轻轻转动导管,使之滑进冠状动脉开口,从多角度行动脉造影,尽量暴露全部主干及分支,有病变的部位应从不同度进行评价;
8.拔出鞘管,压迫止血或使用封堵器封堵,局部加压包扎12 h。
5
造影图像及常用体位
左冠状动脉造影:
正头(头 25~40)
LAD 中远段、对角支及穿隔支、LCX 远段、LM 主干
左头位(头 20~25,左前 30~45)
LAD 中远段、明确区分对角支和穿隔支、对角支开口、LCX 远段
蜘蛛位(左 45~60,足 25~35)
LM 开口、体部、前三叉、LAD 和 LCX 近段分支的开口
足位(足30)
较全面的显示左冠,LCX 开口、全程,前三叉,LAD 近段
右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斜45°
较好的展示RCA近段至后三叉以近
头位 30°
较好的展示RCA远段、左室后及后降支
6
造影结果判读及治疗策略选择
冠状动脉正常,是指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起源的完全正以及血管壁光滑无斑块。冠状动脉正常并不代表冠状动脉微管无异常。
1. 冠状动脉异常分为:
(1)开口异常;
(2)结构异常,如冠状动脉瘘;
(3)形态异常,如肌桥;
(4)冠状动脉病变。
2. 从狭窄程度分为:
(1)轻度狭窄:狭窄≤50%,建议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
(2)中度狭窄:狭窄 50%~75%,进行功能学评价,包括压力阶差(FFR)测定和负荷心肌试验,也可以考虑血管内超声(IVUS);
(3)重度狭窄:狭窄>75%。建议行PCI或CABG,或药物治疗。
3. 从病变累及范围分为:
(1) 单支血管病变:视病变情况选择药物治疗,PCI或CABG;
(2) 双支血管病变:视病变情况选择药物治疗,PCI或CABG;
(3) 三支血管病变:视病变情况选择药物治疗,PCI或CABG。
4. 从病变的表现分为:
(1)血栓形成:视血栓多寡和血流情况而定,如血栓致急性完全闭塞可考虑PCI(包括抽吸导管和药物)或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
(2)扩张性改变:严重者称为冠状动脉瘤,考虑药物抗凝治疗或介入手术治疗;
(3)冠状动脉夹层:依夹层的轻重和血流情况而决定治疗方案;
(4)钙化性病变:严重钙化者应考虑旋磨术。
5. 从病变所处的部位分为:
(1)左主干病变:斑块或轻度狭窄可暂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行CABG或PCI;
(2)开口病变:包括冠状动脉开口和主支血管开口;
(3)分叉病变:包括左主干分叉和其他血管的分叉;
(4)小血管和分支血管病变:参考血管内径<2.5 mm的血管,应注意有些非真性小血管。
小结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整个操作过程并不复杂,但若不规范操作,不重视细节问题,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病人死亡。
来源:好医术心学社
中国首部《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发布,刘少稳教授精心解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