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免疫治疗副作用,可能是好事?

2022-03-20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疗法,是目前最热门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免疫治疗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于肿瘤治疗的观念,从原先的依靠外界方式杀死肿瘤,到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杀死肿瘤。

但 “是药三分毒”,很多肿瘤患者备受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困扰!本篇总结了免疫药物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及其应对措施。


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皮肤毒性

皮肤毒性是最常见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多为皮疹伴或不伴皮肤瘙痒(通常为轻到中度),典型受累部位为躯干和四肢,通常在用药后2~3周开始出现,经过及时处理可以有效控制。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有黏膜毒性,表现为口干及黏膜炎。


应对措施

  • 预防:开始免疫治疗后,每天全身涂抹不含酒精和香精的润肤乳液,减少日晒时间,外露的肌肤注意防晒。

  • 轻到中度皮肤毒性(1~2级)一般只需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局部使用中效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止痒药物。

  • 重度皮疹(3~4级)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胃肠道毒性

在接受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约35%患者出现胃肠道毒性,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胃肠道毒性通常在用药后5周左右出现,最初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可伴有腹痛、血便、恶心或呕吐、电解质紊乱等结肠炎的症状,导致肠梗阻及肠穿孔。


应对措施

  • 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量多次补水。

  • 轻到中度结肠炎(1~2级)主要是用抗胃肠蠕动止泻治疗。

  • 若症状持续,需要口服泼尼松等特效药。

  • 伴有严重症状(3~4级)的患者,医生常会静脉给予甲泼尼龙。

肝脏毒性

肝脏毒性发生率相对较低,一般而言,肝脏毒性通常表现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升高,通常在用药后6~7周出现,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


应对措施

患者每次用药期间应该进行肝功能检测。


存在严重(3级)和持续性中度(2级)肝脏毒性的患者,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

肺部炎症

尽管肺炎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肺炎患者的症状可迅速恶化,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故此类需要密切关注。


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导致的肺炎,症状与普通肺炎相似,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咳嗽(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或呼吸困难。


应对措施

2级以上肺部炎症毒副作用发生时,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糖皮质激素仍为一线治疗,但是如果症状持续,需要添加其他免疫抑制剂,如英利昔单抗、霉酚酸酯、吗替麦考酚酯以及环磷酰胺。

内分泌系统疾病

尽管免疫治疗导致内分系统疾病并不常见,但可能会较严重甚至威胁生命。


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性垂体炎和垂体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疾病;其他内分泌毒副作用,如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性腺功能减退、高钙血症和1型糖尿病,但比较少见。


应对措施

关于自身免疫性内分泌性毒副作用的治疗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激素替代支持疗法。

出现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是好事儿?



之前我们辟谣了很多类似的话题,如“化疗不良反应越大效果越好”等,以至于当我们再次看到这样的描述时,第一反应就觉得这是个错误说法!


但其实,对于免疫治疗而言,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却可能意味着免疫系统被药物充分激活,能更好地攻击癌细胞,获得更好的疗效。


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显示:免疫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长期生存期为40%~45%,高于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组(20%)。


从这一结果来看,出现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可能是好事儿!


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