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治疗这么做!

2022-03-09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红飞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常见且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红斑、糜烂、溃疡及纤维化等,患者出现疼痛、进食困难、口干、味觉异常等。


80%以上头颈部放疗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都会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一般会在放疗开始5~10次时开始出现。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不仅影响患者的进食,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严重的黏膜炎常限制放疗剂量进一步提高,或引起治疗中断,导致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应该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患者自身的因素,有研究证实,既往牙周疾病史,如龋齿、病变智齿、牙龈炎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次数少、没有定期洗牙等,吸烟,营养不良及并发糖尿病等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


另外,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还与放疗技术、放疗分割模式、剂量及放疗部位、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的使用等有关。适当强调放疗相比与传统二维放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明显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等副反应的发生。


常规放疗分割方式,即单次剂量1.8~2.0Gy、1次/天、5次/周,相比于其他放疗分割方法能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放疗联合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会增加疗效,但其可能会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概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


为了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要针对自身相关因素和治疗因素采取个性化的预防策略,尽早联合多种方法进行预防。


① 非药物性预防:建议患者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放疗前对患者进行口腔黏膜护理教育,建议患者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及时处理牙龈炎、龋齿、断牙残根、病变智齿等问题,改善口腔卫生。


推荐每天用柔软的牙刷、不含氟的牙膏刷牙4~6次,使用牙线和不含酒精的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和计划设计时尽可能降低口腔黏膜受量。 


② 药物性预防:推荐碳酸氢钠液、盐酸苄达明漱口,或含漱、口服中药制剂如双花百合片、口炎清颗粒、康复新液等。不推荐局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菌多肽和激素。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口腔黏膜炎的非药物性治疗十分重要,需要从心理、营养、卫生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医护人员应积极进行健康宣导,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鼓励患者每日做张口、鼓腮、叩齿等锻炼,增加口腔黏膜皱襞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的生存环境,防止发生继发感染。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食物,以防止对口腔黏膜的刺激。积极的营养支持将增强口腔黏膜抵抗能力,减少感染的机会,促进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修复。


② 药物治疗:大多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在放射治疗结束后能痊愈,因此症状控制是关键,措施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系统全身治疗为辅,镇痛和控制局部及全身的继发感染也非常重要。


根据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治疗具体实施原则如下:


① 对于1~2级的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点状溃疡及散在白膜,伴轻、中度疼痛),强烈推荐口腔卫生指导及营养支持,碳酸氢钠水及中药漱口,局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等。


推荐采用利多卡因漱口液漱口缓解轻度疼痛,吗啡或芬太尼等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疼痛。不推荐采用抗生素、激素以及全身使用黏膜保护剂。


② 对于3级的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片状溃疡及融合白膜,疼痛严重并影响进食),强烈推荐口腔卫生指导及营养支持(包括鼻饲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尽可能采用肠内营养),碳酸氢钠水及中药漱口,局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等。


强烈推荐采用利多卡因漱口液漱口缓解轻度疼痛,吗啡或芬太尼等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疼痛。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合并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


治疗前需要送口腔黏膜拭子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及做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水肿,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症状,但长期使用有增加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如果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可暂停西妥昔单抗1-2周直到黏膜反应降至2级以下。


 对于4级的口腔黏膜炎患者 (口腔黏膜大面积溃疡,剧痛,不能进食),除上述处理外,暂停放疗,如果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化疗,则暂停西妥昔单抗/化疗直到黏膜反应降至2级以下。


总结


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无特效药物,上述治疗方法主要在于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营养支持、疼痛控制、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因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重在预防。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及护理是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主要措施。


放疗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口腔黏膜的放射剂量,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概率。


尽管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病率很高,但大多数患者在放疗结束后都能慢慢恢复。因此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不要中断放疗。


来源:放疗课堂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