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杨新春教授: 参松养心胶囊整体调节疗效显著,为房颤治疗提供新选择

2021-05-18作者:CMT快讯资讯
心律失常非原创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已成为21世纪心血管系统流行病,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人数已超3350万,其中我国房颤患者超过1300万。目前,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射频消融术。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房颤治疗,但术后窦律维持率较低,面临房颤高发风险,这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的国际性难题。


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基本手段,同时术后也依旧需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遏制房颤复发,因此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生需重点关注、掌握的知识,所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一不可。临床上西药治疗房颤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多数抗心律失常西药有致心律失常、损害心功能以及心外脏器的毒副作用,探索研发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医学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对于阵发性房颤,参松养心胶囊维持窦律的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为房颤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本期我们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新春教授,分享该研究的细节内容,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如下,与读者分享。





房颤的治疗方案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房颤治疗可分为诱因治疗、基础治疗、房颤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其中基础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治疗与抗栓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心室率控制与节律控制,非药物治疗包括导管消融、左心耳隔离术及外科迷宫术。


维持窦性心律的节律治疗对于房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从而获得房颤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房颤的转复方式主要为药物转复及电复律两种方式,但窦律维持具有一定难度,转复心律本身具有栓塞风险,一些非药物治疗的远期预后尚不十分理想。特别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电转复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有效维持率相对较低,依旧存在复发风险;药物转复的成功率相对有限,且现有治疗药物有明确的毒副作用或致心律失常风险,对于潜在心脏病患者,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可能增加死亡率。杨新春教授特别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临床医生对理想的房颤防治药物需求非常迫切。”




从临床需求出发,参松养心胶囊为房颤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松养心胶囊是以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治疗心律失常专利药物。杨新春教授谈到,“参松养心胶囊上市以来,包括我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多个团队开展了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能够在细胞水平上影响离子通道,而离子通道特性的转变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当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探索已经开展并取得一定的突破,这也给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灵感和研究思路。”


基于此,杨新春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旨在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相当,且安全性更好。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从而达到调节心脏传导系统功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多离子通道的目的。该研究也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这次探索性试验,或许可以为房颤治疗带来新希望,为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提供新的循证依据。


杨新春教授认为,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彻底战胜房颤任重道远,未来我们还要积极调整研究方向,重视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整体调控的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未来的探索方向,中药强调整体作用,长期应用效果和安全性非常好;而西药起效较快,对局部治疗作用强,若能找到二者有效的联合模式,或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为进一步减少房颤带来的危害,相关研究方向也应略做调整,关注房颤的上游治疗,充分发挥中药优势,在参松养心胶囊预防房颤发生发展的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较早开展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作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荣获2019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杨新春教授表示前期进行的研究工作已经得到了国家认可,但疾病诊疗仍面临着漫漫长路,临床还有很多问题亟需探索、研究,包括疾病的存在、影响。如果能够从疾病预防的角度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地对患者,甚至对人类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详情回顾


研究方法

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作为组长单位,在11家临床医院门诊收集2007年8月~2008年7月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 共纳入阵发性房颤患者349例,按1:1:1比例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普罗帕酮组、普罗帕酮+参松养心胶囊组。

治疗方案

(1)普罗帕酮组:150 mg tid;(2)参松养心胶囊组:4粒 tid;(3)普罗帕酮+参松养心胶囊组:150 mg+4粒 tid。疗程:8周。


服药过程在院外进行,门诊随访1次/月,门诊随访检查12导心电图。由资深心血管病医生评价患者房颤发作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


研究结果

与基线相比,三组均显示在4周、8周时房颤症状发作频率下降;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缩短。在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总疗效上,三组间无差别。

研究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相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是具有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的中成药,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参松养心胶囊已先后列入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多项权威指南共识。已入选《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等多项指南,被第9版本科教材《内科学》推荐为早搏、房颤的治疗用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