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胺碘酮 (Amiodarone) 是常用的、非常有效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胺碘酮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导致一系列甲状腺功能障碍,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导致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胺碘酮为何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
01 碘过量
胺碘酮是一种苯并呋喃的碘化衍生物,含碘量约为37%,其常用剂量为200 mg/d,在体内发生脱碘化的速率约为10% 即在常用剂量下每天可摄入约7 mg碘,可导致血碘浓度增加40倍,尿碘浓度高达15 000 ug/d。
甲状腺是人体代谢碘的主要器官,服用胺碘酮引起的碘过量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主要发生机制为Jod-Basedow效应,多发生于环境性缺碘地区。因长期碘缺乏,隐匿性Graves病或非毒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并不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但其暴露于过量碘后隐匿状态被打破,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02 对甲状腺产生直接毒性
胺碘酮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去乙基胺碘酮,二者均可在甲状腺中潴留,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产生直接毒性,抑制甲状腺素(T4)转化为三碘甲腺原氨酸(T3)。
据统计,服用胺碘酮的患者中约15%~20%会发展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胺碘酮究竟会引起甲减还是甲亢,因人而异,不过具有一定的特点:在碘充足的地区,胺碘酮引起的甲减多于甲亢;在缺碘地区,胺碘酮引起的甲亢多于甲减;有基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发生甲减的风险更高。
服用胺碘酮后如何监测甲状腺功能?
胺碘酮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往往缺乏典型症状,部分病例可能表现为新发或加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急剧恶化、凝血功能异常。因此,仔细采集病史信息,了解患者的胺碘酮暴露情况,并结合既往疾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和其他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诊断药物制剂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使用胺碘酮人群在用药前和用药后3个月内检测甲状腺功能,此后每隔3~6个月复查,以便及时诊断症状不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胺碘酮的作用持续时间长,停用胺碘酮患者应在6~12个月内定期随访,以发现迟发甲状腺功能异常。
如何处理胺碘酮所致甲亢?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权衡患者用胺碘酮的必要性和甲亢的危害性,临床上很少有绝对的利或者弊,大多是要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
首先需要分析患者服用胺碘酮的必要性。如果患者不是房颤,而是恶性心律失常,比如频发的室早、尖端扭转、频发的室颤、室速等,只有服用胺碘酮有效,没有可替代的药物,那么只能接受胺碘酮治疗,同时应给予治疗甲亢的药物,以防止发生恶性心脏死亡、猝死等不良事件,只能以接受甲亢为代价进行治疗。
但是,如果患者是因为房颤或者其他房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服用胺碘酮,有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替代治疗,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停掉导致甲亢的“元凶”胺碘酮。
停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1个月或3个月以后复查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如果甲功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甲亢的药物;如果停药后患者仍然有严重的甲功异常,甲功不能恢复、损伤不可逆,同时有伴一些甲亢的高代谢或者甲减低代谢的症状,应针对甲亢或者甲减进行处理。
来源:综编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胺碘酮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的诊治》和《胺碘酮和含碘造影剂致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机制和临床管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