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限时福利】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和管理流程

2023-09-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温馨提示】

本篇文章由于版权原因限时阅读,14天后阅读入口将关闭,如感兴趣请尽快阅读完毕完整文章!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目标和管理流程


作者:章瑞南


慢性肝病进一步进展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近年来,糖尿病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的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也越来越常见,糖尿病是肝硬化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慢性肝病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及管理流程进行阐述。

糖尿病与肝硬化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包括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细菌感染和肝细胞癌。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应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筛查,同时,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达到良好的水平亦显得更加重要,对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对于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需要按照肝功能分级和年龄确定血糖控制目标(表1)。

image.png

注: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CGM为持续葡萄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采用毛细血管血糖。a接受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b1)无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目标:HbA1c<7.0%,无明显低血糖发生;(2)根据医师的判断和患者的偏好,如果能安全实现比HbA1c<7%更严格的目标,且无显著的低血糖或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有益的;(3)较宽松的HbA1c目标(例如8%)可能适合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或治疗的危害大于益处的患者。


1. 肝功能正常的非老年(<65岁)肝硬化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这类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与无肝硬化的患者相同。定期监测HbA1c是评估血糖管理的主要途径。

2023年ADA标准仍建议将无严重低血糖的成年、未孕糖尿病患者的HbA1c基本控制目标设定为7%;若使用动态葡萄糖图谱(AGP)/葡萄糖管理指标(GMI)评估血糖管理,则与HbA1c目标对应的推荐控制目标为(TIR) >70%且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 < 4%;对于体质虚弱或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推荐HbA1c目标对应的推荐控制目标为TIR >50%且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 < 1%。

根据医务人员的判断和患者的偏好,如果能够在没有严重低血糖或其他治疗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安全地实现比7%的目标更低的HbA1c水平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有益的。

不太严格的HbA1c目标(如<8%)可能适用于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或治疗的弊大于利。医务人员应考虑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去强化治疗,以降低HbA1c目标不适当的患者低血糖的风险。

2. 肝功能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肝功能受损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主要由肝脏相关并发症而非糖尿病并发症及代谢心血管因素决定。在这些患者中,空腹(餐前)毛细血管血糖应保持在100~200 mg/dl(5.5~11.0 mmol/L)之间,尤其是那些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事实上,不适当的胰岛素剂量上调可能会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注射速效胰岛素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出现餐后迟发低血糖现象,需要密切监测。

3. 老年(≥65岁)肝硬化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2023年ADA标准,对于在其他方面健康,很少伴有慢性疾病,认知功能及功能状态完善的老年肝硬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在较低的水平,HbA1c目标可以设定为<7.0%~7.5%,FPG和餐前血糖为4.4~7.2 mmol/L,睡前血糖4.4~10.0 mmol/L,血压<130/80 mmHg,可以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紊乱(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应用他汀类)。

而对于常有多种基础疾病,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预期寿命较短的肝硬化患者,建议这些患者适当放宽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控制目标,根据相关指南建议,对伴有慢性疾病的T2DM患者,HbA1c目标可以设定为<8.0%,FPG和餐前血糖为5.0~8.3 mmol/L,睡前血糖5.6~10.0 mmol/L,血压<130/80 mmHg,对于治疗血脂紊乱,可以应用他汀类药物 (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应用他汀类)。

对于非常复杂或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长期护理、终末期慢性疾病、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手术及无法正常日常活动),则避免依赖HbA1c进行血糖监测,血糖控制基于避免低血糖及症状性高血糖,FPG和餐前血糖为 5.6~10.0 mmol/L,睡前血糖6.1~11.1 mmol/L,血压<140/90 mmHg,而对于他汀的使用需考虑其获益的可能性。

4. 如何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

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HbA1c进行血糖的监测有其局限性,许多肝硬化患者的FPG或HbA1c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因此仅依赖FPG或HbA1c水平来进行监测可能经常忽视糖尿病的存在。

对于失代偿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和中度至重度贫血的患者,HbA1c是无效的(即使有严重的高血糖,HbA1c也会表现为“正常”),不应用于监测治疗。如果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用血浆果糖胺(衡量过去约3周的平均血糖浓度)监测也可能低估平均血糖水平。

因此,最好通过餐前(禁食)毛细血管血糖(标准目标:80~130 mg/dl或4.4~7.2 mmol/L)和餐后峰值毛细血管血糖(目标:≤180 mg/dl 或 10.0 mmol/L)与自我监测血液葡萄糖(SMBG)或连续血糖监测(CGM)一起来进行血糖监测,并制定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目标。

5. 血糖控制过程中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低血糖分为 1、2、3 级低血糖:

  • 1 级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3.9 mmol/L且≥3.0 mmol/L;

  • 2 级低血糖为血糖<3.0 mmol/L;

  • 3 级低血糖为需要他人帮助治疗的严重事件,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但没有特定血糖界限。


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流程



很多研究表明,糖尿病对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有负面影响,糖尿病增加了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降糖治疗应以预防/避免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为主,而不是经典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特别是对于肝功能受损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也是取决于肝脏相关并发症。

因此,应该加强对该人群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血糖管理目标,根据肝功能选择降糖药物(图1)。



image.png

图1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流程图

注:FPG为空腹血糖;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NAFLD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2DM为2型糖尿病;HD为肝源性糖尿病;HCV为丙型肝炎病毒;DPP‑4i为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GLP‑1RA为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OGT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IGT为糖耐量减低,虚线表示对于FPG及HbA1c正常肝硬化患者是否需OGTT检查,IGT及OGTT正常肝硬化患者后续是否需每年监测尚不确定

a该治疗仅在NAFLD患者进行了评估;b这些药物已在NAFLD患者进行了评估,显示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改善;c基础+餐时(速效)胰岛素d根除HCV后,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已证明可改善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e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肝脏相关并发症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总之,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应该是个性化的,需要平衡生活质量与治疗强度和治疗的潜在副作用(即低血糖);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肝脏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预期寿命。临床医生必须非常深思熟虑,为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定现实的目标,医患共同决策和患者的社交网络共同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同时也可通过发展MDT来满足这些复杂患者的需求,在治疗目标上达成共识,并利用一系列新手段来安全地达到血糖目标。


作者简介
图片1.png

章瑞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脂肪性肝病等肝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学后小测

1、对于肝功能正常的非老年肝硬化患者的HbA1c的目标( )

A: 5.6%   B: 6.5%   C: 7%  D:7.5%

2、对伴有慢性疾病的肝硬化合并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范围为( )

A: 3.9~6.1 mmol/L   B: 5.0~8.3 mmol/L   C: 5.6~10 mmol/L  D: 4.4~7.2 mmol/L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