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国际骨质疏松日】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2021-10-20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骨质疏松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崔丽 李梅 夏维波


2021国际骨质疏松日

● 10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骨质疏松日,今年国际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微信图片_20211020103902.jpg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呢?这是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根据最新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骨质疏松症在40岁以上男性、女性中患病率高达5.0%、20.6%,而椎体骨折在40岁以上男性、女性中患病率高达10.5%、9.7%。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多重并发症,不仅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和预期寿命,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微信图片_20211020103906.jpg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张阿姨今年53岁。今天早上她坐上公交车,准备去两站外的菜市场选购早市上新鲜的蔬菜水果。最近家门口正在修路,路面有些凹凸不平,散落的石块还没有清扫。张阿姨看着车窗外的街景,突然座位上下颠簸了一下。张阿姨感到腰部一阵疼痛袭来。张阿姨赶忙去医院检查。医生在拍摄胸腰椎侧位片后,确定张阿姨发生了第4腰椎压缩性骨折。进一步骨密度检查发现,张阿姨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刚过50岁的张阿姨,平时自觉身体很硬朗,怎么会得上骨质疏松症?她感到很无助,该怎么办呢?


1.


骨质疏松症为什么会发生?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因此,妇女过早绝经、手术摘除卵巢等,均可加速骨量丢失。男性血液中睾酮缺乏,也会使骨量丢失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重建失衡,骨吸收/骨形成比值升高,导致进行性骨丢失。增龄和雌激素缺乏还可使机体处于慢性炎性反应状态,刺激破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营养缺乏、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或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服用相关的药物等,均可促进骨量丢失,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常见症状?

骨质疏松症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又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症状包括:①腰背痛或全身骨痛,②身高变矮或驼背,③脆性骨折,即受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胸腰椎、髋部、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等。

微信图片_20211020103914.jpg

3.


骨质疏松症该如何发现与诊断?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前往医院的内分泌科、骨质疏松科、骨科或老年科等科室就诊,进一步行骨质疏松症相关检查。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包括:①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②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与同性别年轻人骨密度均值比较,T值≤-2.5,则诊断骨质疏松症;③依据骨密度测量结果,T值介于-1.0至-2.5之间,即骨量减少,同时合并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脆性骨折,则诊断骨质疏松症。如T值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史,则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目前建议采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量的脊柱、股骨近端或桡骨远端部位的测量值为诊断依据。


4.


骨质疏松症要鉴别哪些疾病?

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需要重视和排除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引发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此医生会安排行血钙、磷、骨转换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血免疫固定电泳、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及骨骼X线片,以进一步寻找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原因。

张阿姨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和骨科,经过进一步的血液和影像检查,确诊为重度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第4腰椎压缩性骨折。到底该如何治疗呢?医生制定了下列周密的治疗方案。


5.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首先,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①加强日晒:建议上午11点到下午3点间晒太阳,让尽可能多的皮肤暴露于阳光下,每次15-30分钟,每周2次,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②建议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适量蛋白质的食物,如每日饮牛奶300ml以上。③加强体育锻炼:结合个人兴趣,可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等运动,同时医生还特别强调,避免跌倒很重要。 


其次,医生建议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即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50岁及以上患者,建议每日饮食加药物补充钙的摄入,可以每日摄入元素钙1000mg,同时重视维生素D 的补充,可以每天摄入维生素D 800-1200 IU。


最为重要的是,医生建议使用强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目前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或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以增加骨骼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我国目前可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特立帕肽、雷洛昔芬等药物。需要强调的是,启动药物治疗前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评估适应证及禁忌证、有无可以纠正的疾病或诱因,根据病情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在启动药物治疗后,医生还建议要坚持治疗、定期评估药物疗效。


张阿姨首先在骨科医生的帮助下,接受了第4腰椎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治疗。术后第2天,张阿姨的腰痛明显好转。她配带腰围开始下地活动。术后两周,她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了每年一次的静脉唑来膦酸的药物治疗,同时每天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同时,张阿姨按照医生的嘱托,定期完成血液和骨密度检查,以明确药物疗效,目前病情逐渐好转。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迅速攀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让我们了解骨质疏松症,尽早测量骨密度,采取行动保护骨骼健康。让我们拥有强健的骨骼、幸福的生活。

来源:泌语协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